|
从幼女被饿死家中,到女童遭邻居性侵,近段时间以来关于未成年女孩儿遭恶性侵犯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为了正视这一社会问题,给予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生存环境,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昨日发布《女童保护研究报告》。除了对一切伤害行为“零容忍”外,事前社会家庭应该如何预防恶性事件发生,事后受害女童又需要怎样的保护与关爱,都是报告关注的问题。
全国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和审理意见,以强化司法审判的职能,加大对性侵女童的打击力度。
基本监护缺失是直接原因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陈晓霞分析,社会关系不平等、女童不被尊重与缺乏安全感是女童被伤害案件高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则是基本监护的缺失。
陈晓霞介绍,通过对众多案例的分析,发现受害女童很大一部分是缺乏基本监护的群体,例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智障儿童等等。基本监护的缺失为侵害人提供了大量可乘之机,并且事后难以被及时发现,导致重复性、长期性的侵害。
此外,还有大量的案件发生在家族内部、邻里之间、师生之间,这与受害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有关知识、监护人防范意识不足直接相关。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重要课堂。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张小梨提出,女童遭到侵犯后会恐惧,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严重的会危及以后的婚姻。父母作为孩子最重要的监护人,应做好防护知识普及,让孩子从小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强化司法职能打击性侵女童
陈晓霞提出,受害女童往往来自贫困家庭,需要基本的物质和资金支持,用于身体康复、治疗和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同时,特殊权益保护层面,受害女童需要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避免遭受二次伤害等。
陈晓霞表示,媒体曝光时不注意保护受害人的隐私,公安司法机关在调查取证过程中缺乏儿童保护意识,受害人所在学校和社区带有猎奇和质疑的关注等等,都会给受害女童带来二次伤害。
海南万宁事件的受害者家长起初积极接受媒体采访,如今却躲着媒体,陌生电话都不敢接听。他们抱怨,有些电视台没按他们的要求给脸部打马赛克,让他们暴露了身份,扛着摄像机直接闯进家里到处拍的记者也不少。在这样的重重压力之下,部分受害女孩不想上学了。一位女孩在事发后尝试着回学校上课,但两天后她回家跟家长说:“同学又说起这事,不想上了,以后都不上了。”
对此,全国妇联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关注女童安全促进儿童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妇联有效预防和打击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现象。
此外,妇联还将积极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和审理意见,以强化司法审判的职能,加大对性侵女童的打击力度。
从幼女被饿死家中,到女童遭邻居性侵,近段时间以来关于未成年女孩儿遭恶性侵犯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为了正视这一社会问题,给予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生存环境,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昨日发布《女童保护研究报告》。除了...更多相关链接
上一篇:香港下调中东呼吸综合征应变级别 取消赴韩外游警示
下一篇:实验:吃烤筋等于喝油? 配洋葱蒜汁降低致癌风险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