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边的O2O服务越来越多之时,这一消息就像一盆冷水般,浇得人“清醒”。 关闭原因有二,据Re/code报道,Homejoy此前已面临着业务和营收增长的压力;而公司CEO表示,决定性因素是四起关于该公司平台上的工作者究竟是全职工还是合同工的诉讼。 当Homejoy员工正在拾掇东西准备寻找下家时,国内家政O2O却是另一番风景。大量的融资与投入、不断浮现的平台……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从资本角度来说,家政O2O正处于最好的时代。 杭州消费者不缺这样的服务平台,“e家洁”“阿姨帮”“e袋洗”……想要获得家政服务,分分钟的事情。 杭州家政业龙头企业三替集团也正布局进入O2O,“三替好生活网站今年5月上线,微信公众号6月上线,接下来的8月,App会上线,并逐步覆盖公司现有的所有业务……”总经理徐松屹透露。 对消费者来说,这是顶顶好的消息,多一个选择,何乐而不为?但Homejoy的关闭,在此时此刻还是给了后来者不少警示和启发的,“所谓先行者的牺牲、前车之鉴,大约就是如此。”徐松屹说。 鼻祖倒下,谁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Homejoy是国外家政O2O“鼻祖”,它成立于2012年7月,一直被外界看好,被誉为明日之星。2013年,它先后获得种子轮、A轮和B轮融资。 相较于国内的家政O2O平台,Homejoy甚至迈开了国际化的步伐,陆续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进行业务扩张,只是不少地区,很快就被关闭。 为何这样的种子选手,最后逃不过关闭? “几大痛点是绕不开的,一是家政O2O项目门槛低,导致竞争对手数量大,二是提供的服务非标准化,或产生一系列不可预见的风险,三是人员的规范管理不容易。”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胡永祥坦言,自己也曾投资过一些服务类项目,培训与人的管理是最为艰难的。 “这些项目或遇到这样的尴尬境地——人员全职,成本高,营运风险大;兼职,监管难,或遇到法律风险。”胡永祥说,家政O2O要想赚的,正是低成本带来的利润,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存在一定的“盲区”的。 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陈磊律师分析了人员兼职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两者界限比较模糊,一般来说,劳动关系需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固定连续的报酬,二是以规章制度等明确的形式进行管理,比如约定上下班时间等等。这也为那些‘兼职比重高’的家政O2O平台,带来了风险。” 虽然,Homejoy关闭被视为与两大原因分不开——Homejoy此前已面临着业务和营收增长的压力,而公司CEO表示决定性因素是四起关于该公司平台上的工作者究竟是全职工还是合同工的诉讼,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倘若原因属实,前者是关闭的根源所在,而后者便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行业暗礁浮现,挡不住国内家政O2O火热 国外家政O2O“鼻祖”Homejoy虽然倒下了,但从今年以来,国内家政O2O的发展却如火如荼。 7月21日,国内家政O2O企业e家洁对外宣布,已完成金额数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在这之前,e家洁已分别在天使融资、A轮融资、B轮融资拿到了400万人民币、400万美元和数千万美元。 记者发现,在e家洁的App客户端,尚未开通杭州市场,和e家洁一样尚未进驻杭州的,还有云家政、家政无忧、腾云家务、懒人家政、无忧保姆等,但也有不少其他的家政O2O项目,已经开通杭州市场,例如阿姨帮、家政帮、58到家等。 这些平台均在近两年吸引了不少资本介入。例如阿姨帮,已完成B轮融资数千万美元,目前准备启动C轮融资;再如云家政,去年年底即获蓝驰千万美元A轮融资。 不少家政O2O项目采用“去中介化”的方式,在这些家政O2O的融资过程中,能发现不少大佬们的动静。 在大量融资的背后,不少业内人士探讨“烧钱的持续性”,并提出“O2O项目C轮死”的危机,正如Homejoy倒在C轮融资到来之前。虽然e家洁已经成功完成C轮融资,但更多的家政O2O项目还在“向更多融资挺进”的路上。 杭州家政业龙头企业“不惧怕”正布局杀入O2O 不难发现,创立这些家政O2O项目的,大多为互联网人士,传统家政企业面对这一景象,也并非无动于衷。 杭州家政业龙头企业三替集团也正布局杀入O2O,“网站5月上线,微信公众号6月上线,接下来的8月,App会上线,并逐步覆盖公司现有的所有业务……”总经理徐松屹说,自己虽然看到了Homejoy关闭的消息,但并不惧怕,“Homejoy在美国还有另一竞争对手叫handy,发展不错,由此可得,并非行业不好或者O2O这个模式有问题,而是企业在营运过程中,要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目前,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三替已经上线了保洁、搬家、维修、疏通四大服务项目,徐松屹透露,App最先上线的板块是“保洁”。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