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小学校园足球开展得有声有色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8000多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和试点区县名单,我市300所中小学名列其中,沙坪坝区更被评为试点区县。伴随校园足球运动在我市的深入开展,足球正给校园带来哪些变化?校园足球推广还有哪些挑战和机遇?本刊走访了部分区县学校一探究竟。
重保障 为活动开展保驾护航
本学期,南岸区弹子石小学学生王睿飞刚拿到足球教材,就兴奋地向小伙伴展示:“你看,图片好精彩哟!在足球基本动作章节,就有4张绘画插图……”
据了解,这是南岸区特意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足球教材。南岸区专门邀请成渝两地专业足球教练,针对8—16岁孩子在不同时期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系统编写了足球基本技术、战术的训练运用。此外,南岸区还邀请到重庆籍前国足姚夏、前力帆队助理教练曾理担任南岸区校园足球总导师。
事实上,我市近年来正在不断加大校园足球工作建设力度。
例如建立校园足球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市内外30余名足球专家、学者研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管理办法及评价标准等。目前,市级奖补资金500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各个区县也积极落实到位。例如梁平县仅在2014年就由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128万元,用于校园足球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未来3年还将新增足球场地11块。涪陵区在10所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布点33所校园足球学校……
有特色 因地制宜“嗨爆了”
在如此浓烈的足球氛围下,如何更大兴趣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众多学校表示,要让学生们爱上足球,就必须开展足球普及型的运动,形成足球文化,并在课程设计上增加趣味性,引导孩子热爱足球。
例如重庆市第七中学自编快乐足球校本教材,将足球课程教学正式编进学生的课程必修课;大田湾小学将足球运动融入大课间,并在足球运动上实施分层教学,培养阳光少年。
重庆市一中、育才中学分别与力帆足球俱乐部、恒大足球俱乐部签署共建校园足球合作协议,通过开展友谊赛、举办讲座等方式,让更多孩子享受足球快乐。江南小学还邀请家长、教师与孩子们同台竞技,足球绘画、定点射门等项目让大家“嗨爆了”。
大普及 以赛促练助发展
扩大校园足球的普及面,让更多孩子在足球运动中阳光、自信、快乐中成长起来已经成为我市各个学校共识。
在辅仁中学,学校不仅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还将有兴趣的孩子组建成足球班,引进专业的足球教练,实行小班化教学,学生踢球、学习两不误。
据了解,我市不少区县和学校已建立了完善的联赛制度。在沙坪坝区,从2010年开始坚持每年举行U11、U13、U15校园足球比赛,积极推动周末联赛,组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校际间友谊赛等。
目前,我市班级赛、校级赛、区县赛开展如火如荼,包括9—10月的全市校园足球片区资格赛和11—12月的全市校园足球总决赛资格赛等。其中,在铜梁区刚刚结束的2015年校园足球联赛,巴川中学表现突出,荣获初中组一等奖。
为更好营造校园足球发展氛围,《重庆日报》特于近期推出“快乐足球,校园先锋——寻找重庆校园足球特色样本”报道活动,通过经验分享、智慧碰撞,为区域及各中小学推进校园足球带来新启示。
胡忠英 周珣
市经信委无线电管理局 无线电知识进校园
日前,渝中区中四路小学六年级(3)班迎来一堂特殊课。在这节课上,同学们与市经信委无线电管理局局长陈翔“对话”,与工业学校机械电子专业的学生一起玩起收音机,在互动体验中了解到更多无线电知识。
“普及无线电知识要从娃娃抓起。”活动负责人介绍,无线电的运用非常普遍,但很多人对其认识并不深,通过活动希望孩子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无线电,在生活中懂得运用无线电,并珍惜这一资源。
据悉,此次活动由我市无线电办公室发起,课堂上孩子们不仅观看了动画形式的宣传片,还自己动手组装调试简易收音机。课后无线电办公室还向孩子们赠送了无线电漫画科普读物和笔记本等小礼物。 刘进
全国课改名家聚南岸 “课程领导力”建设受关注
近日,“第二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我市第十一中开幕。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一线名师、名校校长、教研人员等500余人,在为期两天的时间内通过主题报告、经验交流、专家现场点评等方式共同领略“书香南岸,幸福教育”的课程风采。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