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高飞 通讯员 周娟
日前,五里社区在庆2500周年城庆“最美扬州”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美文化社区”。最美文化社区“美”在哪里,五里社区的做法是打造“芳邻一家”邻里文化品牌,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打造居民自己的文化节日
近日,五里社区十月“亲邻月”活动正在进行中,“同心缘”邻里关爱义工通过“敲一扇门、聊一会天、交一户友”,鼓励居民尤其是上班族打破邻里不互过问、不打招呼、不相往来的陌生情境,促进平时互不招呼的邻里相互认识、相互照应,增进邻里和谐,形成邻亲邻、邻帮邻的良好社区氛围。
“亲邻月”月活动是五里社区芳邻节活动中的一个子活动,社区主任胡春霞告诉记者,今年的芳邻节已经是五里社区的第四届芳邻节了,2012年4月21日,本着促进邻里之间相识相融、互帮互助,增强“同心建和谐五里、四缘聚党群合力”的居民认同感、参与感和归宿感的初衷,社区创办了首届“芳邻节”,围绕“邻里情”、“邻里乐”、 “邻里学”、“邻里颂”四个方面带动和引领邻里参与其中,以实现“社区搭台、邻里唱戏”,打造居民自己的文化节日。4年来,自发参与到这个节日中的居民越来越多,活动越来越丰富,时间跨度也越来越长。据介绍,今年的芳邻节4月开幕,到下月底结束,活动持续了超过半年之久。除了“亲邻月”之外,还开展了“晒家风、晒金宝”、“邻里情拍拍拍摄影展”、“爱心大转盘”、“邻里纳凉会”等形式各样的活动,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搭平台,带动
与邻为亲、与邻为乐
在开展芳邻节的同时,五里社区还积极为居民搭建各种平台,构建了与邻为亲、与邻为乐的“芳邻一家”特色邻里文化。
搭起沟通的平台,让居民加深情感。社区在组织载体上下大力气,先后组建了老年民乐队、扬剧票友会、同心缘舞蹈队等“草根”文艺队和“同心圆义工协会”、党员志愿服务团体,充分释放居民领袖、文体团队骨干、党员中心户、网格长在凝聚邻里、团结邻里方面的示范作用;二是搭起文化的平台,让居民展示才华。社区从“社区名人效应”入手,组织了“家庭才艺大赛”、“文艺团队联谊赛”、 “家庭厨艺大赛”、“邻里百家宴”、“居民趣味运动会”、“邻里书香会”等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促使“社区名人异士”从社区建设的“旁观者”变为热心为民解难的能者、推动社区发展的智者、弘扬善行义举的典范。八旬剪纸达人屠复同、扬州名画家姚丹辉、科技发明能人游维、“万能”画家周欣、“花样”糕点师张玲玲等社区名人层出不穷。
搭起互助的平台,让居民风雨同舟。社区深入居民做好睦邻推手,开展了“邻情关照卡”发放、睦邻使者敲门行动、睦邻中心户、爱心大转盘等活动,每年评比表彰“好邻居”、“好儿媳”等典型,以“邻里爱心卡”、“邻里温馨板”、“邻里风采墙”形式,不断输出各类邻里典型的示范效应。
居民自治促社群和谐
此外,五里社区还让居民的角色由以往的决策“接受者”逐步过渡到决策“参与者”,形成了社区引导居民自治、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管理的良性互动。去年6月,五里社区推出了网格服务“六小灵动”服务法,即:“小微处”想起、“小事情”做起、“小困难”帮起、“小纠纷”调起、“小问题”改起、“小活动”办起。
社区网格长、网格员打破坐地办公的藩篱,主动走访,处处以居民为主,服务从细节小事抓起,积极解决居民反映问题,聚小和谐为大和谐。添活动器材、健康课堂、夕阳牵手行、邻里装修噪音协调、楼道灯修理、长者联谊会等,一件件看起来细微的小事,却获得了居民的认可与支持。
自施行“六小灵动”工作法以来,社区7个网格共收集到群众反映各类诉求56件,已协调解决53件。同时,融入参与社区建设的居民越来越多,居民议事园、文明会客厅、“居民领袖”联席会,“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多元共治成了五里社区和谐主旋律。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