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整体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全市40余所普通高校和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校校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全部配备了专兼职教师队伍、专项经费和必要的仪器设备,通过多种渠道,使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普及到全体学生,渗透到课堂内外。
天津市委教卫工委、市教委早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即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工作整体评估,每两年评估检查表彰一次。还成立了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依托中心开展研究、咨询、评价、指导和培训工作。各高校也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由学工部负责组织协调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辅导和咨询工作。
近年来,天津市进一步制定措施,全市所有的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或咨询室,配备专职教师1至3人,兼职教师10至15人,长期开展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及社团活动。
天津还将全市43所普通本科院校和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划分为3个心理健康教育协作组,每组14至15所院校,本科和高职各一半。这个协作组合作编写的教材、读物已连续两年重印。协作组的机制还带动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天津市还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将这支队伍纳入思政专业教师队伍,保证其待遇不低于其他系列教师,保持其相对稳定。市教委采取高、中、初三级培训的方式培训师资。
天津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面向全体,渗透到课堂内外。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市高校都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安排了6至8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卫生”、“大学生生涯辅导”等必修、选修课程。许多课经过精心设计、着力建设,已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招牌课”,如南开大学开设的“人格心理学”,原本额定一个班100人,但实际听课人数200余人,达到教室的最大容量。
在课外,各校都开展了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咨询活动,许多学校做到了班级有学生健心社成员,系里有心理辅导教师,学校设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网。全市高校成立了30多个相关的学生社团,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有骨干成员100余人,会员近2000人。
全市连续6年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了20余万份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设立了固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并针对新生的适应问题、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问题和困难生的消极自卑等问题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