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民族小学校长 王怀忠
8月24日至8月26日,州委、州政府主办了全州校长暑期培训。在培训开班仪式上,州委王书记作了题为《挑战 担当 信心》的主旨演讲。8月27日,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沙玉山同志又迅速组织召开学习王书记主旨演讲的座谈会, 领导们的讲话让我们感到“尊师重教”的氛围渐浓,让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如坐春风,深受启迪。利川作为鄂西北民族地区之中普通的县市,如何实现教育的赶超提高,甚至超越,成为了提及的一个现实话题,作为一名基层小学的校长代表,结合近年的教育实践,我谈谈一些浅薄想法和建议。
一、柏杨民族小学的探索
(一)探索打造“三书”校园,明确学校特色教育目标
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论的个性化。柏杨民族小学作为民族地区一所普通的学校,如果不淹没在平凡之中一定要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只要学校拥有自我超越追求特色的可能,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就会得以增强。因此,选择和确立办学理念,实行校本管理、追求特色发展成为首要任务。目标定位、特色所在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引导学生朝着特色化、个性化发展的行动指南。柏杨民族小学创建于1852年,当时为清咸丰年间的民间义学——峨麓书院,是柏杨坝最早的学校。我校现有24个教学班,1827名学生,57名教师。 近年来,柏杨民族小学在不断强化“书写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倡导着“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通过“一笔一划写好字、 一撇一捺做好人”的校训,努力探索创立书法特色小学,努力培养具备中华传统气质与修为的现代人。最终实现打造“传承书院文化,打造书法特色,建设书香校园”三书校园之目标。
(二) 拓宽“三书”校园内涵,丰富特色学校魅力
特色教育需要相应的课程结构的创建,我们努力实现教育目标的“三个超越”:
一是学好教材,超越教材,使孩子们在科学探索中开掘智慧,在学科体验中标新立异,在创设课中放飞心灵。书院是对柏杨小学百年办学历史的传承。书院是封建时期文人学士讲学的地方,也是教育士子读书准备应科举考试的学校,是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典型象征。而早在两年前,湖北省恩施州就颁发了相关文件,要求全州各中小学大力开展以“忠孝雅诚”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对此,利川市倾力执行,并且涌现了大批取得成效的学校,我柏杨小学也坚定不移地开展此活动,师生受益匪浅。这一切都决定我柏杨小学的文化追求必定志在儒家。
二是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加强家庭环境和社会对孩子成长的正面影响,让孩子们真正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学校为了学生们健康、全面的发展成长,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学校和社会资源,创编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如科学素养课程,以学校实验组为活动载体,开设制作课程等。艺术素养课程,以学校艺术队为活动载体,开设书法、舞蹈、合唱、民乐等课程。健康体魄课程,以学校体育队为载体,开设球类、体育节等活动。学会生活课程,以学校劳动技术课为载体,组织学生围绕地域、物产、风俗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书法是柏杨小学优势最明显的特色项目,最有望发展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根据《湖北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文件精神,2010年,柏杨小学被确定为湖北省书法教育试点学校之一。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柏杨小学已经结合学校实际,建立起推动师生热爱书法、学习书法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并有序地进行着,这为书法成为学校特色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尊重老师,超越老师。孩子们超越老师的过程,既是老师自我超越的过程,也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他们把作业变成作品,把考试变成展示,注重让学生们在老师的点化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学会批判,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柏杨民族小学以“崇尚科学、以人为本”为办学理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本着用教育科研的方法进行课程改革的思想,着力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力推进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案,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评价等内容,通过教育科研出思想、出经验、出成果、出名师,通过教育科研创特色、创牌子、树形象。学校制定了《柏杨民族小学课堂评估奖励暂行办法》、《柏杨民族小学备课奖励草案》,从而使教研和教学工作有章可循,使教学常规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全镇乃至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柏杨师生传承书院文化,不断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同时大力推进书法特色,这一切都会使得学校朝着书声朗朗,翰墨飘香的方向前进。
(三)丰富教育载体,将特色教育贯穿于活动中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