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儿童心理健康与疾病课堂

“您关心自己孩子的健康吗?”,每一个家长在这个问题面前,都会毫不犹豫地作出肯定的回答:“是的,我十分关心我孩子的健康问题,只要孩子少生病,能吃能玩身体健康,那我就谢天谢地了”。这一类型的回答代表着普天下许多人的健康观,对“健康”的理解停留于“身体好,没有疾病”这层含义中。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阐明这样的定义:“健康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有健全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从这儿既要求人的身体素质好,又要求心理品质健全,还进一步要求要有较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幼儿的心理健康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从广义上讲,凡是心理活动几乎都存在着健康与不够健康的可能性。譬如幼儿的心理问题,若一个孩子总是生活在快乐无忧的情绪中,则这种心境是健康的。反之,若他生活在缺乏父母适度的爱,生活在不和睦融洽的家庭中,久而形成恐慌、自卑、冷漠的情绪体验,那么可以讲这种心境是不健康的。

一、创设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氛围。

心理是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需要、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而家庭的物质生活、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成员的关系及精神培养是家庭心理氛围赖以产生的基础。那么如何来创设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氛围呢?

1、父母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

首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言语举止文明得体,工作学习勤奋认真,待人处事热情诚恳,自然会成为孩子的楷模,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在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家长要不断学习,学习新的知识,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以适应这飞速发展的时代,配合好学校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最后家长也要重视心理的保健发展,因为生活的每一天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如果做父母的常怀着不平心态面对人生,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不利的,相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良好的态度面对人生,为孩子做出榜样,能从小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心理和自信心等,而这些心理品质对孩子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2、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

家长不同的教育方式,势必对子女的心理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有的则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分为积极的(理智型)和消极的(期待型、保护型、溺爱型、权威型、严厉型、放任型)两种,积极的教育方式是关心爱护孩子,给孩子以适当的限制,它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各种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增强生活适应能力。消极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过分严格要求、拒绝或溺爱、放任,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如保护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孩子缺乏闯劲,社会竞争能力差,怕吃苦,贪图安逸和舒适,生活和工作上惰性较大。权威型的教育使有的孩子变得依赖、无能,倾向于受人控制,遇事缺乏主见,有的会变得粗暴,越轨行为频繁,不接受纪律和社会行为准则的约束,因此给孩子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3、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

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要有一定的交际时间和内容,不要强调各自的原因,而忽视彼此之间由交际产生的心理氛围和心理效应。父母之间经常交往可互通治家策略,做到相互补充和完善,特别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取得一致的意见,这对增强家庭团结和谐的心理氛围大有好处。如果父母事先未交流、沟通,在教育孩子时意见不和,无论对彼此还是孩子都不利。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日益紧张、繁杂,许多父母忙于工作,往往早出晚归,看到孩子忙于作业,不去打扰,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交谈机会减少,关系渐渐淡漠,心理上相互隔阂,造成孩子孤僻,不善言辞的不良心理。

二、帮助家长从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现象的几个方面来分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班幼儿健康的认识心理表现为他们是以好奇的眼光,快乐的心境去不断地接触周围世界,不断主动去适应生活的过程。但如果3-4岁幼儿经常表现出没有明显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不活泼好动,遇事默然视之,也就是达不到上述的一些认识发展指标,则可认为认识心理不够健康。

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幼儿认识的兴趣。

(1)护好孩子的感觉生理器官:眼、鼻、耳、手、口等。用丰富多样的方式训练器官的感受性,使其灵活敏捷。如:用色彩鲜艳的蜡笔与幼儿玩色;用筷子敲击各种器皿,让幼儿听音辨色;为幼儿自制各种拼图形的玩具,让幼儿填拼各种三角形、圆形、方形,从而认识掌握这些图形;与幼儿一起唱歌,念儿歌做游戏,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2)正确启发孩子提问,积极回答孩子的提问,保护其求知欲望。现在许多父母由于工作的繁忙,生活的紧张,有时会懒得回答孩子的问题,父母之间相互推委,但正是由于这方面的疏忽,使孩子刚萌发的求知欲望被扼杀。也有一些孩子语言表达不够理想,想问却词不达意,所以提问也要父母循序渐进地培养。

(3)意保护童真,创造条件引起孩子的注意,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如阳台上有三盆植物,成人可以带孩子瞧瞧问问:“三盆植物的叶子谁最圆,谁最尖?哪种叶子最厚?哪种最薄?哪种叶子最绿?”……生活环境是培养幼儿的大课堂,父母与孩子间应进行口语交流,既能矫正语言上的错误,又能传授知识,启迪思维保护心理健康,增进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2、指导家长对幼儿情感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班幼儿在相应条件下,能够自然地产生喜怒哀乐这些基本形式的情感,并有了最初的同情感、责任感和道德感这些社会化情感。但小班幼儿的情感发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冲动,情感不稳定易变化,情感外露,控制能力差,这属于正常的幼儿心理水平。

家庭中可通过适当的方式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情感。

(1)为幼儿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生活内容,使幼儿愉快。因为幼儿生活在活泼多样化的环境中,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能使幼儿积极、活泼、富有朝气、情绪欢快,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活动,防止幼儿因之产生不愉快和厌恶的情绪。

(2)父母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做表率,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小班幼儿模仿性强,情绪容易感染,父母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幼儿,直接影响孩子道德情感的发展。

(3)利用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高级情感。许多优秀的幼儿文艺作品,角色形象鲜明,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为幼儿所喜欢,而且这些作品中往往富有一定的情感教育内容,如友爱、合作、诚实等。借助故事、儿歌等进行情感教育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3、指导家长对幼儿意志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过程。三岁左右的儿童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时常要求“我自己来”“我自己穿衣服”等,这是幼儿意志行动开始发展的标志。综观幼儿期,儿童的意志发展都很差,而小班更是如此。比如自制力,明知上幼儿园时哭不好,可到时仍忍不住要哭,明知要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可有时还是会去抢小朋友手中自己喜欢的玩具,以至影响他人游戏。而不健康的表现有:胆小、娇气、怕失败、独立性差、任性、固执等,这脆弱、过份的表现是需要加以纠正的。

坚强的意志是人们达到目的,获取胜利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幼儿意志萌发的小班时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1)经常帮助幼儿确定行动目的,鼓励孩子做事坚持到底。

(2)建立严格的生活制度、纪律与游戏规则,促进他们自制力的发展。

(3)利用故事和周围生活中的榜样人物去感染孩子,去激发他们模仿,并以实际行动来培养意志品质。

4、指导家长对幼儿个性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岁小孩由于独立活动的能力逐渐增强,知识经验有所积累,所以他们对自己很有信心,这是儿童个性发展的“第一反抗性”,我们认为这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敏感期。

每个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从小就以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个性为中心,允许差异存在,这个问题是正确的。健康个性的养成是遗传、环境和教育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是基础,而家庭和集体生活环境起决定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家长们应注意创造和睦美满、民主融洽的家庭气氛,给予孩子适度的爱,培养孩子形成以活泼开朗为主流的个性,并注意利用游戏活动发展其个性。

(二)中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对中班幼儿感知觉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家长同样应保护好孩子生理器官,有意识的训练幼儿视觉、触摸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可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幼儿的听力,平时要定期测量幼儿听力情况,及早治疗和防范。

★让孩子逐步辨认:红、黄、橙、绿、天蓝、蓝、紫等色,并逐步按名称选色及按色讲名称。

★教孩子用手摸,辨别物体的粗细、软硬、轻重、粗糙、光滑。

★用捉迷藏或找物的游戏培养孩子逐渐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如用同类物体摆成不同的空间位置,让幼儿指出方位。又如用娃娃摆成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等。

★家长可以通过带领孩子做一些观察记录来培养孩子的时间知觉。如带孩子观察母鸡→生蛋→孵小鸡→母鸡带小鸡的图片,并讲出先后顺序。还可以通过故事、童话等帮助幼儿掌握“从前”、“很久很久”、“后来”、“开始”、“结束”等词汇。

(2)对中班幼儿注意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无意注意高度发展,对周围事物极感兴趣,到处看、听、闻、说。因此,活动能力、生活范围、知识量都增长、扩大、增多了。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得以发展,如果我们做到使幼儿明确观察任务,选材又适合幼儿知识水平,利用有趣的声音、动作、鲜明的颜色,必定能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预定的观察目标上。

(3)对中班幼儿记忆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有意记忆逐步增长,能记住情节和有关词句,复述故事,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他们的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即记忆自己所熟悉的、所理解的比不熟悉的不理解的内容效果好,理解对幼儿有很大作用。

(4)对中班幼儿思维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很高,他们可边动作边说边记,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逻辑思维水平差,处于萌芽状态。他们掌握实物概念时能概括出实物主要特征,特别是功用特征。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玩“找错”的游戏,如家长讲“马是拉车的”幼儿讲“对,马是拉车的”,“水果是扔掉的”,“错,水果是吃的”。中班的数概念可掌握到“10”,词汇的掌握也随着年龄增加,这为幼儿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让幼儿学书法、学绘画、学语言。

(5)对中班幼儿想像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想象的对象和内容深广得多了,特别是对贴近幼儿生活的想象显得具体而细致,甚至大人忽视的细节,他们也想象到了。他们会幻想着与星星、月亮做游戏、乘坐火箭在太空中的运动会上夺金牌,其中也许包含着想象的创造性成份,这是很可贵的,应予以启迪保护。

2、指导家长对幼儿情感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情感仍带有明显的外露,易冲动及易变的特点,但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情感也会向着稳定而深刻的方向发展。幼儿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评价都有些发展,家长应帮助他热爱幼儿园的班级群体与朋友建立良好的联系,互相报出电话号码,鼓励他们在平时晚上或双体日互通电话。

3、指导家长对幼儿意志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意志品质发展很不成熟,所以家长要让幼儿自我控制时,一定要幼儿明白行动的目的,因为只有当行动的目的为幼儿理解而感兴趣时,才会出现较好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另外家长在家中不妨采取一些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遵守某些规则。

(三)大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班幼儿在认识过程中对事物的感知逐步脱离了具体条件,对事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和综合有时只需在视觉范围内进行,无需用手操作、探索。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表面现象,更加注意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家长同样需要保护幼儿的感觉器官,对幼儿的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

2、指导家长对幼儿情感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班幼儿的情感较外露,他们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等在爱和憎的感情上是分明的。在某些场合也能调节自己的情感及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情感逐渐趋于稳定。家长对孩子进行关心爱抚,使孩子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引起愉快的情绪反映,相反,家长对孩子经常训斥,就会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反映。经过日久重复,孩子对经常关心爱抚他的人有好感,对经常训斥他的人有恶感,这是孩子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3、指导家长对幼儿意志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班的孩子已经能够有目的地提出自己行动的目的和行动的方法,随意行动比以前较为稳定和长久,对自己不感兴趣或较困难的任务有时也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坚持完成。如果行为目的为孩子所理解并感兴趣,坚持的时间就长,反之就差。孩子的意志是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意志行动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孩子优良的意志品质,同时还要发展孩子的自制能力,使其能逐渐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言语行动和情感。

4、指导家长对幼儿个性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班幼儿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孩子的个性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本性难移”。但是,孩子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教育影响下、在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或受到重大事件的刺激等都有可能使人的个性发生改变。因此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度的爱,逐步形成孩子活泼开朗的个性。

大量事实证明,家庭教育将影响人的一生,个性向什么方向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都与家庭密切相关。所以充分发挥家庭的社会教化功能,当好第一位社会教化执行者或第一位老师是望子成龙的最佳举措。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此时奠定基础。有一个好的开始,是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发展的基础;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培养,那么,孩子成人后就很难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注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随意奖励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就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过分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把标准确定得太高,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来自于对成功的体验,强迫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憎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其自尊心。

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做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十,不要代替孩子解决困难。应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教会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