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研讨会在金水区机关三楼多功能厅举行

王登峰司长讲话

王珂局长作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金桥学校的“乐享足球”运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

艺术小学“体艺结合大课间”切实达到了让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
10月17---18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研讨会在金水区举行。青少年校园足球管理办公室主任,各省教育厅体卫艺处负责人、全国足球啦啦操特色学校校长300余人,以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专家点评等形式,共同探讨如何推进校园足球工作。 17日,与会人员依次观摩了金水区金桥小学的校园足球大课间、艺术小学的体艺结合大课间。金水区金桥小学通过课程化实施,将足球教学成果应用于大课间课程,实现“课堂上教—大课间练—社团提升”在“全员参与、社团拔高”的互动发展中,让足球成为学校特色,使足球项目具有了区域影响力。艺术小学围绕“初之所予,艺美人生”这一办学理念,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把体育、艺术融合在一起,创编出独具特色的芭蕾手位操、花球啦啦操、京剧操和瑜珈放松操,“体艺结合大课间”切实达到了让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 18日上午,与会人员在金水区机关三楼多功能厅进行校园足球的金水区专场经验交流。教育部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缪仲一,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刁玉华,中国教科院体育卫生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吴键,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副秘书长唐金山,中国啦啦操分会主任、全国啦啦操委员会执行副主任李育林,郑州市教育局副调研员王克杰,金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徐雄,金水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金水区教体局局长王珂参加研讨会。会议由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郭蔚蔚主持。 金水区政府党组成员、教体局局长王珂围绕“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有效夯实校园足球发展基础;正视共性,关注个性,分析把脉一校一品发展瓶颈;创新谋划,统筹兼顾,构建一校一品一球发展新格局”三个方面,对金水区校园足球工作进行全面汇报。 王珂局长谈到,金水区“一校一品”的“442”课时分配模式,引领了各校“一校一品一球”建设中自主多元的课时分配方式,有利于保证学生学习时间,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项目技能;“五步走”的推进策略,明确了特色技能项目课程化实施的有效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运用技能,体验运动乐趣,为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奠定良好基础;全面推进的“9531”工程,明确了全区学校特色项目的选择方向,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整合了学校体育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中国教科院体卫艺研究中心主任吴键点评,他说,通过两天来的调研,“金水模式”很振奋同时也让人震惊。艺术小学所有的学生都能劈叉和下腰,很多孩子都能手倒立,“一校一品”在金水区生根发芽并且硕果累累,啦啦操成绩斐然。对于现代学校体育发展很多新的理念,我们有的时候还在学术层面上讨论,但金水区已经开始实践和执行。随后,他提出了三个思考,确定目标导向、责任导向和需求与问题导向。最后,吴主任希望打造智慧体育课堂,要有以学生健康为根本目的的学校体育科学发展的样本,打造一个以“一校一品一球”为核心的校园足球整体推进的金水模式。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缪仲一讲话,他说,2020年要在全国建立2万所足球学校,2025年在全国建立5万所足球学校,体育管理中心愿意与校园足球项目同行,共同打造校园体育的新内容,用实际行动为学生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 最后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做重要讲话。他高度赞扬了金水区在学校体育工作方面所做出的成绩。随后王司长围绕校园足球的“核心任务”“示范意义”“当前工作着力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教学工作,以“让青少年学会踢足球,培养兴趣,扩大足球人口”为目标,摒弃重视竞赛成绩观点,按照科学运动规律、教学规律要求,通过国外引进足球人才,发布足球教学指南、建立网上足球教学的平台等措施,普及校园足球教学;二是着力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要着眼长远,面向全体,依靠行政力量,完善班际、校际、区域三级竞赛体系,打造各具特色的工作机制,积极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促进青少年竞赛水平的提高,为中国足球发展奠基;三是带动学校体育工作改革,以校园足球突破口,示范引领篮球等其他运动普及,带动学校体育改革,促进“一校一品”建设。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