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2015年11月13日完成台本
——青少年艾滋病,怎么防?怎么控?
(节目导视)
解说:
广州,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报告病例,年均增长46%!
解说:
杭州,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报告病例,同性传播占比80.7%。
浙江大学校友:
单纯只放一台机器在这儿肯定不够的,肯定还要有宣传和引导。
解说:
青少年学生同性传播,两地数据说明了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 吴尊友:
这个人群、这个传播途径是目前的艾滋病防治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问题。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青少年艾滋病,怎么防?怎么控?
主持人 王宁:
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走进今天的《新闻1+1》。
其实说到艾滋病的防御,我们很多的人都可能会把时间指向每一年的12月1日,因为这是世界艾滋病日。那这一天媒体的报道也会铺天盖地而来。但是这两年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社会的进步,就是一些不断地这个数据的更新和这个防控工作的进展都会及时地向媒体公布,也让我们时时刻刻的能脑子里绷紧这根弦来关注防艾。
比如说前几天广州共公布了一个数据,我们来看一下,这是广州市全国第三轮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一个关于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控的一个方案。里边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数字,从2002年到2014年,广州学生的病例的比例从2002年的0.74%上升到了2014年的3.91%。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广州市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的形式非常严峻,以年均增长46.37%的速度在快速地上升着。这段话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就是青少年学生的比例在增加,第二个就是年均的增长达到了46.37%。
好,都说青少年是未来,是希望,当他们遇到了艾滋病这样的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办,怎么防?所以这个时候我特别希望正在收看我们节目的家长,可以暂时放下您手边的活儿,放下手机放下微信,我们安静地看一会儿。今天我们就先从几则新闻说起。
(播放短片)
解说:
近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宣布,未来1年内,将在浙江128所高校中,全部安装计生药具自助发放机,为高校学生免费提供避孕药具。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公众热议。
大学生:
校园里面不太适合摆这样的机器。
大学生:
我觉得不太适合,但因为没办法控制,不能避免出现各种麻烦,所以设置还是有些必要的。
解说:
实际上,安全药具进入高校校园,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全国多地高校也都曾有尝试。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媒体也将这一新闻,与当前严峻的防艾形势联系在一起。来自浙江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0月,浙江省新发现学生病人104例,较2013年同期上升85.7%。
浙江大学校友:
光放一台机器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宣传和引导。大学是个教育机构,引导是一部分,但这只是一个硬件,还需要有软件配的。
解说:
数量增加,速度加快,更大范围内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国各省份都有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报告。2013年,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过百的省份仅有5个,而到2014年,这一数据超过10个。
天津艾馨家园工作室负责人 阿勇:
大学生在他这个年龄阶段,本身是一个活跃的时期。青春期(很多人)第一次离开家,离开了父母,也少了这种约束,没有了约束他可能会在性的需求上会更加放纵一些,难以把握自己。
解说:
就在三天前,广州也传来了同样令人不安的信息。在该市一份艾滋病防控的工作方案中,显示广州市内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形势日益严峻,报告数以年均增长46.37%的速度快速上升。其中,这些病例以男男同性传播途径占绝大部分。而据估计,广州市存在男男性行为的学生规模人数,超过了5000人。
国家艾滋病防治高校志愿者项目负责人 肖冬:
我们就觉得现在很多在高校的年轻人,现在非常需要有一些主观上,还有途径明确、行为正确的这种引导,同时也能够有一些更多的机构还有学校,可以关注到青年人在性活跃期的这种安全防范的保护工作。
解说:
全国来看,形势同样不容乐观。2014年,我国新报告的所有艾滋感染者和病人数量为10.4万,而2008年的数字是5.6万,增长了不到两倍。然而,同期高校学生艾滋感染者和病人数量,却翻了将近四倍。
主持人: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