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只是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她,就是山东省济南第十八中学的教师单慧萍。从教20年,在这五彩缤纷、酸甜苦辣的三尺讲台上,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单慧萍陪伴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看着他们逐渐懂事成熟,并将其当成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践行着她曾经的誓言。突破万难点燃学生学习的希望
自走上三尺讲台,单慧萍就明白了自己肩上的担子:一头担的是义务,一头担的是责任。“我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因此,我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我倾情付出时,洒的是爱心。”单慧萍认为,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面对着不同的学生,单慧萍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在她的从教经历中,她始终坚持让优秀学生变得更加优秀,点燃发展生学习的希望。
2013年9月,单慧萍接任了初二六班的班主任,只要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班主任工作不仅琐碎、繁杂,而且责任重大,更何况是从省优秀教师的手中接班,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然而,单慧萍自从接班之日起,就把45个孩子扛在了肩上,放在了心头,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当“后妈”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变化,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途接班恰好又和学生们处于班级管理的(合阶段,因此,单慧萍既担负着沉重的初二教学工作,又担负着学生日常的教育工作,每天的酸甜苦辣汇集成潮汐,就好像一直弹奏着永不停息的交响曲。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对你微笑。你若对着它愁眉苦脸,它也对你愁眉苦脸。”尽管与学生多接近、多沟通、多鼓励,做到严之有度,严之有理,严慈并济,但还会有学生因为与自己原来班主任的要求有不同之处,而感觉到不适应、不理解,导致逆反心理增强,在底下说三道四,甚至还有家长屡次到校给单慧萍下马威,或者找借口威逼她给自家孩子开小灶。但当她听到、看到这些时,总是淡然一笑,安慰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单慧萍接班后,着力于培养过硬的班委的同时,了解到班级从来没有“优秀班集体”的荣誉。就从争创“优秀”入手,带领同学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提高学习成绩,陶冶情操,树立良好的班风。最后,该班连续两年荣获校优秀班集体,并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
挥洒爱心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
俗话说:“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在师生交往中,单慧萍善解人意,亲切随和,耐心倾听学生们的心声,使学生愿意接近,乐于接受教诲,心悦诚服地接受她指出的缺点和错误。同时,她的赞许和激励也鼓舞着学生们的上进心。
据了解,单慧萍所带的学生中,曾有一名叫做小亮的男生,亲生母亲生下他就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后母和他生活在一起。复杂的家庭关系导致这名学生性格孤僻,自私任性,不做作业,上学、考试经常迟到,还常和同学吵架、闹别扭,学生们都对他“敬而远之”。
为了让他能够好好学习,融入班集体,单慧萍经常打电话叫他按时起床上学,督促他完成作业,同他谈心,但由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抵触心理,因此几次下来,收效甚微。但是单慧萍并没有放弃,她了解到他喜欢运动,就鼓励他参加运动会;知道他喜欢下棋,就在中午时间拿来棋盘与他一起下棋,并支持他参加学校举办的棋类比赛;对于他所取得进步和成绩,她也会及时在班会上进行表扬……经过单慧萍的一番努力,这名学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主动承担班内的一些事务,慢慢融入到班级的大家庭中。
还有一名学生小凯,因为家庭原因性格偏激执拗,脆弱,缺乏安全感,经常上课迟到。一次体育课上,无意间和另外一名男生碰撞在一起,导致对方小臂骨折。单慧萍了解情况后,先安抚他的负面情绪,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与之沟通,帮助其发现自身问题,主动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同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单慧萍多次家访,和家长沟通交流,努力促进小凯家庭关系的改善,并安排班干部一起关注小凯,关心他,让他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感化他的心灵,不仅做到了按时到校,还斗志昂扬地投身到学业中,热心帮助其他同学。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