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C+行动
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我们希望与你一起参与变革时代,面向未来的“C+行动”。
未来是变革进化后的传统企业,在旧基础长出新生态;是风口加速后的创业新贵,长成更大的巨头。未来需要什么?未来需要传统企业和创业新贵的携手探索,未来需要碰撞(Collide)、连接(Connect)和合作(Collaborate),这是一个C+才能完成的进化,这是一个C+带来的美好未来。
作为“C+行动”的一部分,新浪财经和新浪科技选取地产、能源、金融、家电、通信等传统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并推出“互联网+进化论”系列深度策划,探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碰撞。 欢迎一起参与:“互联网+”方法大讨论。
在“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两个月之后5月13日,中国电信在京正式发布了“互联网+”行动白皮书。中国电信副总经理高同庆指出,中国电信将在重点领域加大投资,每年持续投入不少于800亿元。
日前,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在传统企业向“互联网+”的转型中,中国电信将从提供语音、宽带等基础通信业务开始,专注于做信息社会的“使能者”。
互联网+是新经济形态
在中国电信看来,“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核心是推动数据的流动,是互联网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服务各领域,实现智能化生产和服务、泛在化互联,提供个性化产品。
在这种新经济形态中,“互联网+”首先是互联网产业的升级换代。互联网的服务能力、服务触角显著增强,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化。从个人客户为主,向个人与产业客户并重;从信息沟通向价值创造发展。
中国电信认为,“互联网+”意味着互联网下沉为各行各业都能调用的基础设施。社会各行业都加速架构在互联网之上。作为一种基础设施,互联网+的内涵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而是“网络+云资源+公共平台”的综合体,提供的服务也不限于通信传输,而是实现人、机、物泛在互联,提供“资源+通信+信息应用”的综合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正是在流动之中提高经济社会的运行效率、产生价值。依托智能网络,实现泛在化互联,从而使得人、机器、物产生的数据能够被更好地感知、测量、记录、传送、存储、分析、推理,并用于决策、控制,实现生产和服务的智能化,并持续改进。
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企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产品,更要着眼于最终用户的体验和服务,从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由于互联网带来企业间交易成本节约,使得组织的边界收缩,企业越来越热衷于分工合作,因此众包设计、协同研发、在线协同制造、云制造、在线诊断、远程服务等新型分工合作模式不断涌现,而这将进一步推动生产和服务过程虚拟化、组织分散化、资源云化。未来,企业虚拟化,即生产经营活动的在线化,将成为一种广泛现象。
做“互联网+”使能者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电信将自己定义为服务提供者中的使能者角色,通过深耕垂直领域,把云应用提供给传统企业来促进企业的价值创造,是传统行业的助手。
中国电信认为,运营商从提供语音、宽带等基础通信业务开始,就是信息社会的“使能者”。“互联网+”的发展,必然需要网络基础设施先行。而基础设施的互联网化,需要持续大规模投入和网络资产运营,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只有运营商能够承担这种任务。
中国电信将自己定位为做“互联网+”产业生态圈的营造者,希望通过产业生态圈的打造,来引领信息通信行业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
首先就是为产业/企业提供安全、强大、灵活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及服务能力。“互联网+”要求实现泛在连接和满足海量接入,要求有灵活开放的弹性网络+云资源联动,能够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按需配置和灵活提供。数据显示,中国电信拥有基础网络+云+大数据的资源优势,已形成“8+2+x”的云资源布局,中国电信表示将发挥这些优势,通过针对客户需求实现个性化化定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其次,中国电信在行业应用上已有多年的积累,数据显示,中国电信拥有具备差异化优势的行业应用产品体系、近4000万的用户群,建立了16个行业应用基地,具备了ICT业务基础、平台开发及运营经验,包括在政企客户销售渠道以及本地化服务方面的相对优势。从ICT到IIT,中国电信表示将可以通过云和大数据应用,提供低成本、稳定、安全、更加个性化的行业信息化应用。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