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延伸“大榕树课堂”基本内涵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天等县开展“大榕树课堂”宣讲活动侧记
□ 本报记者 陆艳梅 特约通讯员 李志高
“《弟子规》里有句话叫‘次谨信’,简单来讲,就是说话算数,不说谎,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10月21日晚,在天等县东平镇平贯小学的操场上,天等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教师梁向东面对300多名学生及家长,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亲切互动的形式,以“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诚信的人”为主题进行讲课,巧妙地把“大道理”变成家常话,赢得群众阵阵掌声。
当天晚上,天等县第三季“大榕树课堂”宣讲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开展‘大榕树课堂’宣讲活动,是天等县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品牌。本季宣讲活动,我们将围绕家庭教育指导,深入开展金融、扶贫知识的宣讲及民众诚信体系的培育,使之成为天等县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家庭、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平台。”天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张雪奎介绍说,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天等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教师们将分赴全县13个乡(镇)的43个村屯(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宣讲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融入新内容 丰富宣讲活动的内涵
天等县天等镇母村小学大门旁,一棵30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长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今年9月24日晚,天等县“大榕树课堂”宣讲活动如期在这棵大榕树下举行。前来参加宣讲活动的200多名学生及家长惊奇地发现,宣讲活动除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宣讲外,还加入了金融知识宣讲等内容。
“当天的宣讲活动,银行技术人员向家长和学生传授辨别真假币,辨别诈骗电话、短信等方法,还详细讲解了办理小额贷款以及银行办理所有业务的流程。此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用具体事例让村民真正认识到保险带来的好处,并讲解了办理大病保险等业务流程。”母村小学教务处主任梁志智向记者描述当天晚上的现场情形时,依旧激动不已。
梁志智说:“那天晚上的讲课中,老师们结合电教方式,讲得很生动、具体,条理分明。特别是现场举行的知识竞答,不但加深了学生和家长的认识,还活跃了现场气氛,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融入金融知识宣讲,是大榕树课堂新的变化。”天等县文明办主任梁江涛介绍说,在这之前,天等县“大榕树课堂”——家庭教育指导进村屯宣讲活动主要是给广大农村家长灌输新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家长进一步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中的重要性,努力培育良好的家教家风,促进社会的和谐。
“后来,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结合本县的实际需要,我们在家庭教育指导宣讲的基础上,融入了政法知识和金融、扶贫知识的宣讲,丰富‘大榕树课堂’的基本内涵,提升宣讲活动的积极成效。”梁江涛说到。
宣讲常态化 扩大宣讲活动的影响
“每次上课,周边村屯的群众都来听,最多时300多人,把球场都挤满了。老师们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和感化群众,让村民的思想得到提升,让村民更懂得孝敬父母和身边的老人。”天等县天等镇母村上屯二队队长农立成一提起宣讲活动的意义,满脸自豪地说道。
农立成介绍,以前村里偷盗赌钱、婆媳吵架、兄弟打架等事件时有发生,自从在村里开展了大榕树课堂教育宣讲活动以来,这些事件慢慢地减少,到现在基本上不再发生了。
“从今年3月份起,每周五晚,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都到我们屯举办‘智慧父母’讲座,给大家讲解《弟子规》、《论语》、《道德经》等传统文学,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引导村民改变陋习。现在,村民更懂得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懂得怎样和身边的人们相处。大家更关注自己身边的事,更主动地投入到‘清洁乡村’等活动中,并且能够更专注于发展经济,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农立成感慨到,“所有这些好的改变,都是得益于宣讲活动的常态化。”
付出总会有回报。每周开展一次宣讲活动,自然能够收到良好的成效。母村小学五年级学生覃玉霞通过学习《弟子规》,更加理解了“孝”的含义。“学了《弟子规》之后,我知道了父母、爷爷奶奶的辛苦,为了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我更加刻苦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现在每天回到家我都主动跟爷爷奶奶打招呼并帮他们干活。”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