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树华 本报通讯员刘典文
杞县高中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之一,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社会声誉的学校。近年来,杞县高中连续创造了高考的辉煌业绩,教育教学成绩连年攀升。2007年一本上线人数突破500人,2010年一本上线人数突破600人,2015年达656人,本科上线率83.6%。杞县高中(2001—2015年高考)先后培养出10名省、市高考状元,5868人考入国内外重点大学。高考总成绩连续15年在开封市名列前茅。学校先后获得首批河南省综合创新型高中、河南省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十二五”教育科研优秀示范校、河南人民满意的中学等百余项荣誉称号。被济南军区定为国防生优秀生源基地,被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30余所著名大学定为“优质生源基地”。
杞县高中正用一年上一个台阶的数据和成绩来展示自身发展经验,实现了华丽转身。杞县高中持续发展、成绩斐然的秘诀在哪?
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事业的成就感、幸福感
一所好学校能否持续发展,关键看是否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教有风格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求教师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自2004年起坚持每年给教师发放“资料包”,如《走进新课程》《如何当好班主任》《与孩子沟通的36种好方法》等。校长带头读书,被誉为“晨读校长”,在校长的感召下,全体教师博览群书,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促进了教学。
同时,学校积极推行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全校教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彻底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涌现了一批专家型新型教师。学校现有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09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学校136人获得研究生学历。省市级劳模、中青年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36名。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4项,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35项。承担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6项,省市级科研课题57项,2012年以来,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专业教育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教育教学专著12部,获省市以上级别优质课100多人次。学校通过实施名师成长工程,营造出浓郁的“比学习,当名师”的良好氛围,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杞县高中的老师应敢于并习惯于伸大拇指”,这是学校明确提出的口号。学校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创新教学模式,把每节课40分钟划分为“20-10-10”模式,让学生有时间,并有意识地自我完善与师生合作探究,大胆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强化学法指导,真正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目标。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一个高中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这是杞县高中校委会多年来思考的问题,杞县高中经过深入调研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在本地区率先实行封闭式管理。乔幼轩校长还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高中生的一天——八好”(早上起来心情好、早晨大声读书好、一日三餐搭配好、专心致志听课好、20分钟午休好、课外活动安排好、晚自习要利用好、晚寝保证睡眠好),提出了“狠抓一日常规,培养三种习惯,成就一生幸福”的教育理念。《高中生的一天——“八好”》作为高中生一日常规的模板,从30多处细节对高中生的一天中什么时间该做哪些事情,具体怎么去做作了详细的规范。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做人都有具体的要求。《高中生的一天——八好》,被河南省及其他省份100余所兄弟院校学习借鉴、使用,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引领作用。
学校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心中唤起学习的自豪感和自尊感。在日常管理中,学校要求学生做到三个“适应”,做到四个“自我”,培养学生的“五心”。学校是全省心理健康教育课率先进课堂的高中。国家级心理教育指导师、校长乔幼轩与学校5位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常年开授心理健康课近千场。
让教育教学和管理带有特色鲜明的“性格”
杞县高中是一所“有性格”的学校,杞县高中的“性格”就是她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校长乔幼轩多次组织校委会成员和教师赴山东安丘、河北衡水、江苏启东考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出了一整套体现校情、符合规律、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