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区委书记厉秀珍为森马集团和张汉鸣慈善公益基金颁奖 郑金寿/摄

图为区第三届慈善大会表彰现场 柯智勇/摄
-虞文成
自2009年我区召开第二次慈善会员代表大会和2011年召开第二届慈善大会以来,区慈善总会从创新机制入手,使慈善事业与国家保障救助制度互补衔接、形成合力。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时尚之区”建设为着力点,推进慈善工作的理念改变,重点打造“全民慈善、时尚慈善、透明慈善、文化慈善”,推进慈善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党委政府支持勾勒“爱心瓯海”新蓝图
近几年来,我区的慈善事业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优异的成绩。发展我区慈善事业,发挥其在救助困难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始终是区委、区政府在转型发展中思考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 《温州市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倡导有序开展各类慈善活动,完善捐赠机制,创新捐助形式,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为我区十二五期间的慈善事业发展和慈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方向。
2011年11月1日,区人民政府发布《瓯海区慈善事业“十二五”发展思路》,把慈善事业纳入全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区第二届慈善大会召开以后,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我区慈善工作,并于2012年10月12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瓯海慈善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区慈善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区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区各部门和镇街党政领导也非常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对总会提出的工作思路,给予全力配合,抓好落实,使我区在近几年形成更浓郁的慈善氛围。慈善基层组织进一步壮大,慈善实力得到提升,救助体系更加完善,义工事业蓬勃发展,慈善的影响力显著提高,慈善事业进入更加良好的发展阶段。这充分说明我区在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心系民生,关怀弱势群体,这是顺民心、合民意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区四套班子领导高度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厉秀珍书记、彭立华区长多次参加我区慈善活动,为慈善事业带头献爱心、做贡献,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为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参加慈善捐赠活动带了好头。人大、政协领导也多次对我区慈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予以全方位的支持与促进。
开展社会募捐搭建“爱心瓯海”新平台
自第二届慈善大会以来,我区的经济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区慈善总会积极应对,广开捐资渠道,开创新的捐资方式,使更多的企业和群众参与到慈善募捐中来。从2011年初至2014年底,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区慈善总会共募集资金和物资达到1.3亿元,为开展慈善工作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
“慈善一日捐”是我区筹措慈善资金的重要渠道,至今已连续开展13年。每年在新春上班首日举行“慈善一日捐”启动仪式,也是我区长期坚持的一项优良传统,各级党政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捐款,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全区形成捐赠的热潮,仅此一项四年多来就募集了821.32万元的资金。这是全区机关干部、职工的爱心善举,为我区的助学、助医、助困作出很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区慈善总会还开展“人人可慈善”的新探索。一是推进慈善组织向下延伸,多措并举地推动基层慈善组织的发展;二是充分挖掘民间的慈善力量,推动社区、村居“慈善基金”的建立,累计募集慈善资金1064.34万元;三是降低社会各界参与慈善的门槛,2012年推出慈善微基金项目,促进慈善基金平民化,使慈善募捐工作有了持续稳定增长渠道,区慈善总会现已建立冠名慈善基金42个(包括小微基金),基金总规模达到1.33亿元。
近几年,我区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慈善的热情高涨。如森马集团这四年中,慈善捐资达到2000多万元,一直走在全区的前列。今年6月6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董事长张汉鸣、陈玉梅夫妇捐资1亿元,在区慈善总会成立“张汉鸣慈善公益基金”,成为全省单笔最大的个人捐资。他们被区政府授予“慈善事业特别贡献奖”,当之无愧!还有受到区政府表彰的瓯海农商银行、力源皮业有限公司、伟明集团、太清宫、温州金州慈善基金会等24个企业和单位,为我区的慈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推进救助项目铸造“爱心瓯海”新品牌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