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民体验馆里学科学农民农技网上问农事 
科普志愿者 (医务专业人员)指导市民、青少年学习应急救护。 
惠城区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防治红火蚁。 去年,麦地南路新建起了一块18平方米的户外LED显示屏,每天从晚上7时到9时播送“科普大篷车”栏目,包括尖端科学、高新科技、自然之谜、工农业知识、健康科学、生活窍门等,内容丰富多彩。据介绍,惠城区科普工作创新形式,更换“面孔”,走进市民身边:可以是科普话剧,可以是科普体验馆,也可以是“互联网+科普”…… 今年9月至10月,惠城区将迎来中国科协、省科协全国科普示范区(2016~2020)的测评验收。惠城区科协主席李金治告诉记者,目前,该区人均科普经费达2元,投入不断增加;今年将新创全国科普示范社区1个,在汝湖南新村、马安新楼村、横沥墨园村打造农村科普特色示范村,成立甲鱼养殖协会、梅菜种植协会,持续推动“社区科普惠民计划”和“农村科普惠农工作”实施。 ▲▲▲社区科普 金湖社区科普活动中心下月免费开放 每周四是全国科普示范社区金湖社区的科普教学日。在“社区科普大课堂”健康课堂上,居民携老带小、津津有味地听着医生、营养师为大家讲授科学饮食等方面的知识。 “这个课堂很好,科学知识结合日常生活,很实用,我们都要求‘加课’。”居民叶阿姨在课堂的熏陶下,也慢慢地自学起其他简易的科学知识,并乐在其中。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科普大课堂”反响不错,目前已经重新制订了教学计划,将原来的12次课增加到24次。 “下个月,我们的科普活动中心将免费对社区居民开放。”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集科普图书室、科普电子阅览室于一体的科普活动中心,仅阅览室就有200平方米,藏书量2万余册,配备10多台电脑,中心将陆续开展医疗、卫生、保健、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 此外,该社区一个面积为55平方米的公众科学素质教育体验馆也正在筹建。体验馆将设科普教育动手体验区、科普图书阅读及漂流区等,为社区居民构建开放式的科学素质教育和传播平台。 ▲▲▲农村科普 咨询农事可上网可拨打“惠城农技110” 惠城区自从开办惠城农技信息网、“惠城农技110”后,农民在空调房里用电脑、手机就可即时联系农技人员进行农业咨询,无需再等农技人员上门、大家在田间地头汗流浃背地研究问题了。 芦洲镇芦村村的黄伯就从惠城农技信息网上浏览有关铁皮石斛的栽培技术。“村里有人靠着芦洲的好山好水种石斛发家致富了,我也想试试看。”黄伯点击鼠标,细心浏览其中的内容。 记者点击进入惠城区农技信息网,里面实用农技应有尽有,还有病虫测报、良种推介等内容,农民也可下载有关内容。据统计,去年该区共利用惠城农技信息网发布130多条有关农技动态、实用技术、农技信息、良种推介、农作物病虫情报等方面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右侧一栏醒目地挂出了“惠城农技110”服务热线,农民只要拨打2207110,就可即时咨询,也可以点击进入留言咨询农事。 “农技推广也要与时俱进,‘互联网+农业’正当时。”惠城区农技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完善了“惠城农技110”的各项工作制度,使服务的方式更趋科学化和更具实效性,让广大农户方便、及时、有效地获得农技信息。目前,共接受咨询200多人次,处理80多宗关于病虫防治、农用物资信息、种植技术指导咨询及求助业务。该中心还利用农技手机快讯,发布43000多条有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作物防寒保暖措施、灾害补救复产措施、良种推介以及如何购买种子等方面信息,深受农民好评。 相关链接 年内科普活动 今年,惠城区将擦亮全国科普示范区金牌,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建设幸福惠城”的科普主题,陆续推出多项科普活动和强化科普硬件设施建设。 青少年科普 邀请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在学校、机关开展16场科普讲座; 组织惠城区青少年科普宣讲团在乡村学校举办30场科普报告; 举办2015年惠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和机器人竞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国家、省、市比赛; 引入惠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进小学开展科普志愿活动。 农民科普 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以小金口、芦洲、三栋为重点抓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联合农业部门举办两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 城镇劳动人口科普 以科普进万家活动为抓手,编印科普读物,在机关、工厂、学校派发; 排练科普剧(小品),深入社区、街头开展科普文艺节目巡演;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暨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科普惠民活动。 重点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在汝湖德育基地和河南岸金湖社区建2个公众科学素质教育体验馆; 新建5条高标准的不锈钢科普宣传长廊和一个LED屏; 加强学(协)会建设,鼓励高新企业成立企业科协,支持镇(街道)成立农技协。 (谢菁菁 郑国瑞 李彦青)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