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蔚瑶 熊焕明 本报记者 徐淳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山湖区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来抓,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具体要求,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多姿多彩的校外课堂
青山湖区始终坚持以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资源,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活动机制,要求全区各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师生到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祭扫和参观学习。同时,青山湖区以区内社区文化广场为资源,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迎新春、红五月、金十月”等社区文化活动月。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青山湖区组织修建了30多个社区文化广场,完善了68个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和绿色健康上网室,提供了社区未成年人下午下课后和节假日活动场地,在京东学校、湖坊学校等30多个乡村学校建立了全市示范性的乡村少年宫。并充分发挥了“五老”优势,在社区、学校面向未成年人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还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和网上签名活动,全区共有3万多名中小学生在老师及家长的指导下登陆网上签名活动网页进行投票。
同时,青山湖区组织的“我当一天家”、“爱心小天使”、“社区小义工”、“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等20多个活动项目,让德育的种子植根于孩子的心灵。
动脑动手的绿色课堂
乘着江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东风,青山湖区充分挖掘校园环境方面的优势,以“地球日”、“水日”、“环境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保护母亲河”、“共建爱心林”、“保护鸟类”、“让野生动物远离餐桌”等绿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并通过举行手抄报比赛、辩论赛、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促进了各学校环境育人。同时,在重要旅游景点,由各学校成立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开展“你扔我捡、你吐我扫”的“弯腰工程”深受好评。经过精心打造和培育,青新小学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根据实践创作的作品《绿之韵》在省少儿才艺大赛中获一等奖,学校绿化覆盖率达50%。
尽心尽力的爱心课堂
青山湖区每年坚持轮流在各学校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行暨“自护知识进校园”活动,加大区内各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工作力度,经过努力,青山湖区内已有了南昌市最大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南昌月兔实验学校,区内的南昌市城东学校和新才学校等学校在做好农民工子女就学方面也成为全市典范,切实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享有和城市孩子平等教育权利的问题,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青山湖区不断创新爱心教育模式,在工人新村等学校推广《父母档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做法,要求学生的《父母档案》要在学校公开展示和评比。这些精心制作的父母档案形式生动,内容感人,通过这些“神奇”的父母档案,增强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为德育教育开启了明亮的探路灯。
有声有色的乡土课堂
乡土资源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最肥沃的土壤,青山湖区十分重视当地英模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经常组织英模人物到各学校进行道德模范故事宣讲,让未成年人与英雄模范人物面对面的交流,使得“英模效应”成为凝聚人心、塑造校园文化、引导校园精神的一种品牌。在青山湖区的组织下,以区内全国各类英雄人物为教育资源,现在已有全国劳动模范罗玉英、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陈勇琦、全市道德模范夏志英、翁学军等英模人物进行过宣讲,3万多名青少年聆听了宣讲。
同时,青山湖区利用全国文明村—进顺村的资源优势,打造了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顺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示馆,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来自全国各地5万多人次的学生进行了免费参观。
载歌载舞的实践课堂
青山湖区充分发挥艺术团队和文化节的阵地作用,在学校和社区大力开展普及性文化艺术教育活动、竞赛性艺术活动和艺术巡演展览活动。每逢节日、纪念日,青山湖区都会开展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和喜爱的主题教育日、主题教育月等系列活动。
去年,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喜迎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南昌召开,青山湖区精心组织开展了第四届“魅力校园”学校文化艺术节。全区65所中小学、幼儿园的2000余人参加比赛。校园艺术节活动,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