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黄冈)构建高效课堂文化建设 培养健康快乐学习人才 |
|
|
|
|
|
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传承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近几年来我校为了发挥课堂的最大效益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的高效课堂是注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基于信任学生、解放学生、激发引领学生的观点下,大胆尝试取得成功的,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自主的快乐,交流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可以说我们的新课堂文化建设之路正在形成。
追求以人为本的课堂价值观
我们的课堂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是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是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要让课堂回归人的常态生活,充满对人性的关怀、天性的尊重,关注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
坚持“有教无类”,真心接纳每一个孩子
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学校,现有学生1280名,其中边远乡村学生占全校人数的90%。这些边远乡村学生大多又是留守儿童,由于居住环境特殊、无人教管、流动无常,基础知识、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为了摸清学情,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走进学生家庭,关爱每个孩子”的家访活动。一次次的家访,让老师们切身感受到乡村农民子女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恶劣,感受到外出务工家长的艰辛与无奈。爱的责任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些孩子,自卑、胆怯的内心渴望被尊重,渴望被关爱,渴望融入城市,象城里孩子一样快乐生活。为每个孩子提供均衡优质的教育是每个校长、每个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为此,我们提出“感悟爱心,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不选择孩子,让孩子和家长来选择我们”。王英,一个心理上有自闭倾向的留守孩子,老师与她说话她从不回答,有一次打预防针她竟然吓得钻到桌子下面去。经过老师三年来的精心呵护,现在可以看到老师就主动问好,成绩也变得非常优秀了,在音乐课上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开心地笑。为此我校成为湖北省留守儿童教育试点学校。2013年2月23日中央电视台《一线》栏目组来我校就留守儿童教育进行采访,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初陪同采访。对留守儿童这样的弱势群体,我们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话语,一个细微的抚摸,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而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我们说,教育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腔真爱,一份宽容,都可欣喜地发现孩子身上可喜的变化
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也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孩子会一天天地发生变化,我们的教育也会一天一天获得成功。针对留守儿童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和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对矛盾,我们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质量。一是降低难度,减轻负担。我们加强摸底,了解学习状况,分层制定培养目标,加强教学的跟踪指导及质量监测。二是尊重差异,教学多元。由来自不同省市转回、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组成同一个班级,多元文化在同一个班级中交流与互动。三是分层辅导,逐步提高。根据留守儿童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如爱心作业的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再如爱心辅导的课分层辅导,让每个孩子在原来学习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坚持“人尽其才”,助每一个孩子圆梦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课堂上,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特长并精心保护,让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圆孩子心中小小的梦想。我们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鼓励他们敢于冒尖。每天下午第四节课,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参加学校合唱、篮球、田径、小主持人、演讲、美术、汉字听写、校园集体舞等多个活动组进行专项练习,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许多孩子经过努力脱颖而出,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胡柳同学喜欢演讲,勤于钻研探索练习,2013年7月26日她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做五好小公民,圆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喜获二等奖;陈曦同学记忆力超强喜欢上了汉字听写,她勤记好问,2014年9月获黄冈市汉字听写大赛“汉字听写英雄称号”;刘金科、李欣茹等同学刻苦耐劳,勇于挑战,获英山县中学生运动会径赛项目优秀选手称号;郑栋、杨锦豪、张怡等同学组成的校篮球队也一举夺得县篮球赛冠军。在这些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创造的希望。
坚持“习惯养成”,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人
课堂教学基础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针对大多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开设了“花儿是这样绽放的”、“果实是这样成熟的”的学生行规养成的校本课程,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关注身边的小事。我们结合本校学生在生活、学习、礼仪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的现状,特将德育训练主题分为生活篇、学习篇、礼仪篇和爱心篇。我们以最基本的行为习惯要求、最基础的学习习惯培养、最起码的礼仪常识熏陶,以及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渗透教育等等,来指导学生做人做事。希望通过校本课程,不断提升学生在生活、学习、礼仪等方面的修养。
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
教育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在民建思源班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坚持三个回归:从关注教师的“教”回归到关注学生的“学”;从学生被动的“学”回归到主动的“学”;从以“传授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回归到以“合作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起来、快乐起来、幸福起来。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