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组获奖者除了获得证书、奖品外,还获得伊利集团提供的牛奶礼盒。

颁奖现场,不少家庭全家老小总动员前来领奖。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正天

广东书协主席张桂光

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作家洪三泰
园丁篇 优秀组织奖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靳继君:青年自学要取法乎上 获得本次大赛的优秀组织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书法研究所所长靳继君介绍,广技师在书法教学上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书法硕士,研究型为主,对书法艺术整体的研究、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并且还有一些绘画的内容。这些学生通过全国统考,面向全国招生,对书法本身有扎实的基本功底,重在文化素质上的提高。” “其次为独立学院的艺术学院,广技师天河学院,我曾担任艺术学院院长,创办了书法本科专业,招生三届,每届限定招15个人,基本来自广东,学生非常刻苦努力。第三个办学层次,书法课从2008年开始成为师范类专业必修课。把汉字写得像模像样,给人审美愉悦的人文关怀。”靳继君说之前的中小学教育,书法是一片沙漠,很多学生从零开始。 被问及青年如何从零开始学习书法,靳继君经验丰富,“要描准古代经典碑帖来学习,找比较专业的老师来求教。方法对路,以临摹为主要路径。临摹很重要,开始学的人,眼界不高,选帖有盲目性。我主张取法乎上,把顶尖的艺术作品,拿来作为学习的对象。” 靳继君认为,学什么都有时间投入和基本的路数,“千百年来证明经典的东西肯定不会错,方向明确,方法正确,就能学成。楷书中,颜真卿、赵孟頫等人的字帖都是经典。行书中的三大经典,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和苏东坡的《寒食帖》,是公认的。可以从这些经典开始临摹。” 农林下路小学校长吴琼:课堂教育是不够的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代表,农林下路小学校长吴琼直言,很多参赛学生的美术教育并非课堂的功劳,“现在很多家庭,重视小朋友艺术方面的培养。很多小朋友起步比较早,但多是有赖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单纯从课堂教学肯定是不够的。” 书画大赛早在推出之际,就曾把农林下路小学作为走进校园的学校之一,吴琼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支持,“艺术家进校园的活动,效果很好,可以调动有这块兴趣爱好的学生。” 吴琼认为,在学校教育,艺术这块是比较弱的,“每周的课时比较少,很多有赖于家长和社会给一些机会。通过课堂教学,希望培养这块兴趣爱好修养。学校美术教育,存在师资的问题,有时还得请代课老师,大多按照大纲的要求来教学。” 不过,课堂教学也在改进。吴琼介绍,美术课也在进行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中,低年级有手工制作、纸板画等项目,老师会设计一些项目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专题地学习,会比原来的教材更有系统性,多是和生活实际有关联的创作。” 书法进课堂,农林下路小学也已经在语文课中加入,吴琼透露,“书法课多用教学软件,配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临摹。软件弥补了老师的不足,低年级从硬笔书法开始,规范书写。小学书法进课堂,让学生会写字之余,还要会欣赏书法。” 指导老师奖 院派儿童美术中心教学总监周广能:引导非常重要 作为院派儿童美术中心教学总监,周广能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他从事美术教育的时间并不长。公司从2012年成立,去年开始招收学生,而今已有三个教学点,学生数百人。 谈及自己的美术教学经验,他建议按年龄进行阶梯式教育,“三至四岁,开设涂鸦班;五至六岁,设启蒙班;六至九岁,有精品课程。三到四岁,小朋友不会画造型,让他们玩颜色玩材料,重在对美术兴趣的熏陶。五至六岁,对图形有认知,老师要多引导。比如画猫咪,多动嘴让孩子打开想象。六到九岁,在画猫咪的时候,可以引导怎么美化猫咪,猫是在吃鱼呢在跑步呢还是在玩毛线球?”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