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我明明最爱孩子,怎么成了孩子口中的“祸害”?
“我都是为了他好”,怎么孩子跟我有了那么多仇,那么多怨?
豆瓣上有一个反父母小组,这小组有着一个让家长(微博)们看了之后,感到心惊肉跳的名字——“父母皆祸害”。小组里,是一群在父母的管教中自感受到了伤害的孩子,站在了父母的对立面。
这些孩子,是不是有点太偏激了,还有谁能比父母更爱你。
可是,中国教育报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并向用户发起了讨论,8成调查对象对“父母皆祸害”的说法表示部分认可!并且,85%的家长承认自己对孩子造成过伤害!还有一些家长的语音留言,坦言自己在无意识中伤害孩子!
想想也有道理,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如何爱孩子,却不是天生就会的!做父母的,到底有哪些不经意的行为就会伤害了孩子呢?不想成为“祸害”,家长该怎么做?让我们听听网友们的看法吧!
家长,您是不是也这样做?物质给予,缺乏精神上的沟通
家长,你真的伤害过孩子吗?你怎么就伤害了孩子呢?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孩子产生“父母皆祸害”的感触,20%的家长认为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感情表达不当”。归根结底,这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网友@杨菁说,把问题完全归咎于父母有些牵强,想想小时候我们不缺少玩伴,父母的关注也不全部在我们身上,深层次的问题是精神上父母子女之间的成长脱离出了问题,这是综合因素引发的。
网友@菜头说:父母都是从物质上关心孩子,而没有真正在精神上关心孩子。没有精神上的沟通,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代沟,相互不理解。
网友@张丽则表示:有时,父母总会自以为是地帮孩子“规划”一个他们认为无限美好的人生,自作主张地将自己的期望加注在孩子身上,而很少与孩子沟通。其实,他们未必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适合什么,而当孩子不“服从”时,有的家长又过于专制。
父母以他们的方式爱孩子,关心孩子,以为给孩子最好的,让孩子穿好吃好就是爱了。父母给予的爱,孩子心里是接收不到。因为孩子则希望父母信任自己,“放养”而非“圈养”。也就是说,父母给予的爱和孩子想接收的爱不匹配。
缺乏尊重,不把孩子当独立的个体
“在我眼中,你永远都是孩子,不管你是几岁!”
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很多家长一直以这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不想孩子摔跤,不想孩子失败,早早为其规划一生,学校、工作、结婚一手包办,甚至连孩子的孩子也不肯放过。
网友@飞天在后台留言说:孩子小的时候送孩子学各种兴趣班,既不问孩子是否喜欢,也不管孩子是否有天赋,孩子的童年就是围着兴趣班、围绕着学习转。父母忙着接送,忽略了锻炼身体,忽略了教孩子做家务,忽略了孩子自己的选择。
这样的事情,您做过没?
“现在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祖父母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界限不清晰,该给孩子的自由选择权利没有给,而是用命令或是强制性的,让孩子按大人的想法去做,没有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包括一些人生的体验,比如失败,这些孩子该有的体验都被剥夺了。”网友@黄艳说。
把工作情绪带回家,冷暴力造成间接伤害
“我们真的太累了,面对孩子,不可能十全十美!”一位家长说。
是的,家长太累了,也有情绪,也有困惑。可是,家长真的不是那么好当的,因为家庭教育中,孩子最受不了委屈,其次是冷暴力。
问卷中,大家基本都认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些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间接性人格伤害,很多时候这就发生在父母情绪不好,太累了的情况下。
网友@镌絮说:家长有情感有喜怒哀乐,有时候这些情绪,尤其是不好的情绪,会带给孩子不可磨灭伤害,给孩子心灵深处造成很大的痛苦。
有时候,家长比较忙,容易忽视孩子,对孩子不耐烦。甚至有些家长在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长期以往,孩子会变得过于敏感、不自信或刻意曲迎他人;也有的孩子学会了父母的冷暴力方式,变得很冷漠,没有一般孩子的喜怒哀乐,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
孩子,为何我会不小心伤害你?“我们好像太重视那个结果了”
当孩子和父母说想玩时,有些父母会说:“好,宝贝,我和你一起玩。”有些父母会说:“你该学习了!”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