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孩子考试马虎丢分,你允许吗?
2015-02-26佚名中华家庭教育网中华家庭教育网
中华家庭教育网
微信号 zhjtjyw
功能介绍 教育孩子首先要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父母的学习力关乎孩子的生命成长质量。你的孩子我的爱,中华家庭教育网一路伴您走过。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实现人生的和谐与幸福。
现在有很多家长或教师为了培养孩子在学习上认真的好习惯,都会这样对孩子说:在考试上,我可以原谅你因为不会做题而丢分,不能原谅你因为马虎而丢分——相比单纯向孩子要成绩的家长,这样说话的父母似乎在教育意识上上了个台阶,他们知道,在学习上,好习惯胜过好成绩,而“认真”是个好习惯,所以向孩子提出不许马虎的要求。一个孩子只要养成认真的态度,他眼下可能有些知识学不会,但从长远来看,一定会胜过那个聪明但不够认真的孩子,你心底有一种确信,只要坚持不允许孩子马虎,他就能做到既“学得会”又“考得好”。
那么不许马虎的要求有利于达成这样的目标吗?
有一对父母,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所以从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对作业的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必须整洁、正确。妈妈天天细心检查孩子的作业,做错的当然毫无疑问要重做,写得不规范的字也必须重写。为了提高女儿写作业的认真度,妈妈规定每天检查出的错误不能超过规定数,如果超过了规定数,或因反复改正致橡皮把纸擦破了,就把这一页撕了重写。为此,孩子没少哭过,父母则绝不退让,在父母的严格管理下,孩子写作业的好习惯养成了,所有作业本不但整齐干净,而且几乎没有一点错误,全部是红色对勾,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甚至被当作范例,让全班同学传阅。到后来,即使妈妈不检查,孩子自己也不允许作业有错,如果觉得哪页没写好,会主动把它撕掉重写。为减少返工,孩子在写的时候总是非常认真,所以很慢,一个小时的作业经常要写两个小时,因此几乎没时间玩耍,也没时间阅读。

女孩上初中后,学习难度增加,作业也多起来,而且,由于她一直以来只注意作业在书面上的整洁与否,不习惯思考,所以面对一些较复杂的作业,不知所措,没有能力应对。这种情况下,女孩经常写作业到晚上十二点以后,睡眠严重不足,心理上也越来越焦虑。最令孩子痛苦的是考试,卷子上经常有不会做的题,而且因为写字慢,经常发生因做不完卷子而丢分的情况,考试排名急速下滑。
一个在作业上都不允许自己有错的孩子,怎么能接受成绩排名每况愈下呢?女孩开始变得厌学,发脾气,妈妈这时才意识到孩子养成的“认真习惯”是个问题,开始劝孩子不必把作业写那么整齐,可以凌乱点,可以有错,不会做的就别做了。但孩子在整个小学期间形成的习惯已根深蒂固,并不是自己想改就能改的,只要发现作业有错,就难以接受,甚至表现出恐慌。心理问题反映在生理方面,年仅12岁的孩子开始严重失眠,每到周一早上,分外焦虑,甚至发生过几次晕厥,经常请病假,后又出现暴饮暴食和厌食症交替的现象,和父母的冲突也越来越严重。
勉强读完初一,从初二开始,孩子断断续续休学。父母一直试图通过找家教补课、给孩子讲道理等方式解决问题,都无济于事。到初三时,功课压力更大,女孩彻底崩溃,无法再到学校。父母带她去医院看心理科,被诊断为抑郁症,跑好多医院进行治疗,毫无起色,状态越来越差。现在女孩把自己完全封闭在家里,不和父母说话,也不和外界交流,只能做最简单的手工,像智障儿童一样简单地生活着。
这对父母,打死也不会承认自己是那个可笑的江湖医生。确实,表面看来,他们和江湖医生没一点相似。终极目的不一样,责任感不一样,对对象投注的感情不一样,无私程度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以简单粗暴的手段去实现一件需要精细处理的事,在最糟糕的结果出现之前,他们在意的,或者说有能力注意到的都是自己热衷的目标,而毫不在意方法的正确与否,不注意手中所操控对象的痛苦及承受力。所以得到的结果也有共性:取得了一个短暂的、表面看来令人满意的效果,却永久地损害了一个人。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