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导入方式探析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和各方面能力的限制,往往对新课不能马上进入到求知境界中,这就需要教师对导入这一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以便迅速稳定他们的情绪,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那么,新课的导入如何设计才能更加吸引学生,才能更有效?我们一起探讨平时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1.质疑导入,启迪思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悬念使用时要注意:悬念的设置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在执教《我的祖国多辽阔》时,由“祖国到底有多大呢?”来质疑导入新课,利用“南方穿彩群裙,北方飘雪花”的区域季节差异吸引学生眼球,让孩子对祖国有多大充满遐想。

2.故事导入,熏陶情感低年级的学生思想单纯,容易接受教育,可塑性最强,因此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合本课教学的故事情境,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和熏陶。在进行《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时,教师用讲述《明明和小鸟》的故事导入,学生通过故事情节来悟出应该怎样和动物友好相处,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3.体验导入,增强感悟《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因此,学习《伸出爱的手》这篇课文,教师在开展活动导入时,考虑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残疾人的生活,离大多数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比较远的。学生很难从内心里真正感受到他们的真实生活,只有通过体验,才有感受。老师选择两名学生来体验生活:一位扮演盲人,一个扮演正常人,同时在教室里行走,看看哪个同学先走到讲台,完成任务后各自说出心里的感受。被蒙上双眼的同学说:“由于看不见,心情很紧张,害怕会被绊倒,还担心会撞到旁人,所以小心翼翼地摸着走。”通过创设情境、亲身体验,学生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明白了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种种的困难,需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

4.视听导入,认知直观歌曲、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展示都是教师选择作为导入的好方法。课程中有很多事例离现代生活很远,单纯的讲授学生无法接受,只有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有所了解。例如教学《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一课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二战时期的视频资料,然后画面定格在一个女孩的脸部表情上,接着语气凝重地问:“从女孩的表情上,你看到了什么?”生:“恐惧、痛苦、害怕……”师:“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多少苦难呢?”师生在沉思中拉开了战争风云下有多少苦难的学习序幕,学生的思维被恰当的引入了轨道,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学习活动。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