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每一节课都关乎未来

  “写给教师”系列访谈?

吴非:每一节课都关乎未来

  从师范学校毕业到如今退休,我一直在一所中学教书,在讲台边,一节课又一节课,一年又一年,像农夫在地里耕作,平常极了。世世代代,无数的人都这样劳作,一生只做一件事。——吴非

  听说已经退休5年的吴非老师最近出了新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开书我们发现:退休后的他并非真的闲在家里,而是一直没有停下思想的脚步。日前,记者采访了吴非老师,在与他的交谈中,我深切地感到,他对课堂的那份眷恋与思考如一壶老酒,愈酿滋味愈醇厚。

  教师不阅读 教育没希望

  一个人成年后的精神追求,主要还在于个人的读书和修炼。幼年时广泛的阅读,接受文化熏陶,潜移默化之中,心灵有了正义和善良的种子;在少年时,在青年时,得到了滋养,萌芽了,成了一棵长得笔直的树——除非有灾难性的砍伐,否则它不会倒下。

  说起读书,吴非老师戏称自己是“早稻田大学”毕业的。吴非的读书经历可以追溯到1968年去农村插队,那时他刚满18岁,劳动强度很大,分配的粮食不够吃。然而比饥饿更可怕的,是生活在愚昧环境中,因此他不得不挣扎着寻找文明。“为什么要读书,我说不清,那时也没有什么企图,那个时代不可能让我去读大学,我只能自己找书读。用过两三年煤油灯,后来有电灯,但只能用15瓦的,如果用25瓦的,乡亲们会有意见。无论如何,有书读,世界明亮了。”

  在农村,吴非读的书比较杂。“我曾用了三年时间读近代史料,发现了许多和教科书上表述不一样的内容,明白了要对历史问题作判断,最好阅读第一手资料。我对一些问题的怀疑也是从那时开始的。”由于过早失学,底子差,文革中政治环境恶劣,读书也不能公开。那时读书没有方向也没有系统,抓到什么读什么。但这样的“杂”给他后来从事教学带来不少好处,吴非说,“中小学教师需要阅读些‘非专业’知识,这可以对他的思维形成补充。”

  回顾个人的阅读史,吴非老师感叹凡是最终形成有价值记忆的阅读,多是在独处的状态下。阅读是个人的事,只有“个人”才能在阅读中思考,因而只有个人阅读才能真正获得教养。归根结底,教师的全部教育智慧都是个人读书、思考及与他人交流中产生的;外部的环境至多起到“催生”“促进”作用,没有“种子”不行。

  吴非羡慕现在的教师赶上了读书的好时代,“文革”中,为了借一本书,他往往要走上几十里路,当年独自在油灯下如饥似渴读书的幸福感至今难忘。现在各方面条件比较好,是教师专业进修的好时期,无论环境如何,一个人都能营造起个人空间,关键在于如何抵御诱惑,拒绝平庸,这些,需要老师们有明智的选择。

  谈到如今很多教师不读书的现状,吴非说,“教师不读书的状态不改变,教育没有希望;教师缺乏阅读习惯,从本质上讲也就没有了‘教’的资格。学生跟从不读书的老师,能学到什么呢?”谈到教师不读书的原因,吴非分析说,时下不读书的教师能在学校生存,和低水平的应试教育有关。有位老教师曾说:“如果不搞应试教育,大部分老师将不知道怎么上课。”如果没有“应试”压制学生,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将会“露馅”。

  吴非认为,有阅读习惯的教师,永远有阅读时间,不存在什么困难,不会受任何利益的驱动;而不想读书的人,永远会有各种各样的一大堆理由。教师不阅读的真正原因,还在于缺乏职业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能否把阅读作为生活方式,作为职业需求,能否正确判断学科教学价值,能否正确估价个人专业水准,都会影响他的学习观。教师不读书,有个人的懈怠和懒惰,也有体制弊端。有些学校,校长不学无术,也猜忌读书人,曾听到有校长非议教师,说“读书多有什么了不起”,公开宣言“读书多的教师难管”。学校风气恶俗粗鄙,会传染给学生,祸害无穷。

  好老师是一盏灯

  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终止。

  在吴非老师看来,好老师或者说合格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和优秀的表达者。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