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市柘汪中心小学坐落在素有连云港市凤凰北翼之称的柘汪镇,与山东日照为邻,同浩瀚的黄海相拥,是一所典型的苏北农村小学。学校初建于1930年,始称柘汪小学堂,后改称柘汪完小,1966年更名为柘汪小学,1997年迁至西柘汪,2001年被认定为连云港市实验小学,2002年被认定为江苏省实验小学。
一、学校概况
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1368名学生,其中困境儿童51人,在职教职工58人,其中中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40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占地21088平方米的校园内,求知楼、德润楼、励行楼、兰亭讲堂错落有致,和谐统一,相映生辉。古槐翠柏参天,奇花绿草覆地,碑、廊、山,通衢曲径散落其间。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浓郁的现代学府氛围使柘汪小学成为花园式的学校。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近年来,柘汪镇中心小学在原有“写字育人”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拓展,全方位挖掘墨韵文化的教育内涵逐渐形成了以“书香墨韵润童心”为主题的学校文化体系。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墨韵课程”特色教育基地,全国写字先进实验小学、江苏省和谐校园等。
二、主要做法:
1、海生草课堂缤纷多彩。积极争取市妇联的“海生草”关爱困境儿童项目,针对学校贫困、留守儿童开设“海生草公益课堂”。“海生草”班级共30名学生,在硬件上学校投入建设了培训专用室、假期提升班,免费提供书法课程所需的笔、纸张等用具,通过开展“六个一”活动(一个科目的校外培训、一次主题夏令营活动、一次健康体检、一次才艺展示活动、一次社会妈妈公益结对、一次城乡儿童结对圆梦活动),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目前,孩子们通过培训老师定期不间断的悉心指导,书写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思想品德也受到了极大的熏陶。
2、爱心助困获得好评。学校立足自身的同时,不忘关爱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关爱贫困学生的“暖心过程”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安心工程”,学校通过“爱心超市—爱心义卖” 募集师生的爱心善款、微心愿、爱心助学等活动募集爱心基金,募集助学金达20000余元,使全校近千名困难学生得到帮助;通过争取妇联帮扶项目,针对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开设“困境儿童春蕾班”实施助学,已有47名同学,每年都定期得到资助;开设“留守儿童餐厅”为贫困学生免费提供生活上的关爱。一系列的活动获得家长及社会一致好评。
三、主要不足
1、亲情的流失,社会与学校更多的只能是弥补,但伤害已经造成,需要更多细心的关爱。
2、社会资源没有办法更好地整合,造成很多的浪费。
四、下一步做法
下一步工作中,赣榆区妇联将加大与学校的合作,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整合资源,确保资源不浪费,资助款用到刀刃上。二是承接更多地类似“音乐种子”、“海生草”之类的好项目。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