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物简介
“爱心爷爷课堂”成立于2013年10月18日,目前有13位“爷爷”、60余位学生,课程从最初的温习功课,拓展到传统文化、象棋、法制课程、手工、舞蹈、健康教育、文明礼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从周一到周五,爱心爷爷轮流负责给孩子们进行辅导,“爱心爷爷课堂”就这样在社区点亮了一束光,温暖了你我他。
二、事迹概述
万盛经开区万东镇新房社区“爱心爷爷课堂”不是补习班,而是一群退休老爷爷为留守儿童开办的爱心辅导课堂。
三、详细内容
随着经济发展,外出务工的青年夫妻越来越多,社区的留守儿童也日益增多,放学后,孩子们的功课没人辅导,家长不放心、孩子们也不能好好学习。为此,一个如何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困扰着新房社区书记黄小红,然后,黄书记尝试着在课后辅导个别学生功课,红岩学校二年级学生杨敏读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于是,黄书记就一直盘算着组织一批退休教师,为社区的留守儿童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乐园,“爱心爷爷课堂”就这样应运而生。现在“爱心爷爷课堂”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了,学生越来越多,师资力量也日益壮大起来,教授内容丰富多样,有些家长还会主动送自家孩子前来学习。
爱心爷爷课堂:实实在在为家长排忧解难
“以前孩子回家就打开电视,我们回家他都还没写作业,每天的作业不是做不完,就是要做到很晚,有些题也太难了,我们也不会做。现在社区有了‘爱心爷爷课堂’,我们回家时他作业也写完回家来了,社区帮了我们大忙了,又不收费,那些老人家真是太好了。”三年级的张小亮妈妈掩饰不住内心地激动。
辖区内留守儿童家庭、上班族家庭的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下午放学以后都可以直接到新房社区二楼的多功能活动室内写作业。每天的时间从下午4点30分至6点整。孩子们有了安排,家长们也就放心了,工作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爱心爷爷课堂:努力当好孩子们的“互动乐园”
自从“爱心爷爷课堂”开课以来,孩子们把这里当成一个临时的家,每天放学后直接来到“爱心爷爷课堂”,不仅有人辅导家庭作业了,还在课堂上结识了不少新朋友。这里已成了孩子们相互交流的乐园。
“如果我先写好作业,我还可以帮助辅导一下其他同学,这既让我帮助了别人,同时也让我自己复习了一下知识,我很乐意这样做,而且社区还会在‘爱心储蓄卡’上给我加分,根据我的累计积分,年底社区要给我发奖品。”念四年级的蔺诗航很兴奋地说。
“爱心爷爷课堂”不但教知识,还教做人。爱心爷爷们常说,浇花要浇根,育人要教心。在给留守儿童补文化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班上有几个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爷爷们动之以情、暖心呵护:“虽然你们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可他们的心在啊。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们不奢望你们有那通天的能耐,只愿你们有文化,将来别再像他们那样不识几个字,大半辈子背井离乡挣得几个辛苦钱。你们忍心辜负父母的期盼吗?”一番忆苦思甜的话下来,孩子们想起在外辛苦的父母,眼眶有些湿了,学习也比以前劲头足了。
爱心爷爷课堂:逐渐成为老人们的“爱心舞台”
“退休下来后,一直闲着,我们的晚年生活也太单调了,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听说我是象棋爱好者,找到我,邀请我加入爱心爷爷课堂”。住在新房社区的老同志魏国联说。
自从爱心爷爷课堂成立后,一群老人有了精神寄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有的教画画,有的教孩子小制作等,大家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心情也舒畅起来。他们不仅关爱社区青少年的成长,而且还抽空关爱社区的残疾人,真正做到了发挥余热、尽已所能、奉献他人。
爱心爷爷课堂:真心实意为社区传送亲情
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小红表示:新房社区爱心爷爷课堂分为德育、法制、科技、家教、健康教育、文明礼仪、传统教育、文体、小制作共9个小组。每个小组开展的活动都很有特色,不仅缓解了家长的压力,而且更是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我们会一直坚持把“爱心爷爷课堂”办下去,将这份关爱一直延续!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