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崔民彦
编者的话:每年暑期,既是孩子们玩得嗨翻天的时候,也是各种危险集中爆发的阶段。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天有两千多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每年有数以千万计受伤儿童就医,往往留下终生残疾。在我国,意外伤害是1~14岁儿童死亡首因,造成每年超过5万名儿童死亡,即每天近150名。本期,我们就针对暑期频发的安全问题给大家支支招,让暑假不再有伤害。
五个地点最不安全
水边:溺亡
案例:6月27号下午,山东菏泽某村,两个孩子去野外沟渠的河里游泳,溺亡。
对策:溺水堪称暑假儿童第一杀手。建议家长:1.有水塘、小河等的农村是孩子游野泳、发生溺水危险系数最高的地方,家长一定要监督好孩子,不要私自去这些场所;2.城市里有的小区周边有喷泉等清水平台,家长平时要留意是否有防护措施,包括周边是否有防滑措施、护栏的高度是否能防止孩子翻过去,如不到位应督促相关单位采取防护措施;3.家长平时一定要严厉地告诫孩子,不要单独去这些危险的地方,如果想游泳,爸爸妈妈会带你去,满足孩子对水的好奇。
私家车里:窒息
案例:6月27日,湖南湘潭一对夫妇开车带儿女外出,下车时把睡在后座不满4岁的儿子遗忘在车内。等家人发现异常时,孩子已因高温缺氧窒息死亡,车窗上满是孩子手印。
对策:1.夏季车内温度几分钟就会迅速升高,暂时停留时,永远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一分钟都不可以。即使孩子在车上睡着了,也应带下来,不要怕打扰孩子睡觉而因小失大;2.把一件重要的随身物品,如手机、手提包、钱包或钥匙等和孩子一起放在后座,以免因急事下车时把孩子忘在车上;3.下车后要锁好后备箱,防止孩子钻入发生意外。
窗口:坠亡
案例:7月11日早上8点左右,陕西西安长缨东路附近天赐良缘小区里,一名10岁男童独自在24楼的家中玩耍,从窗户坠下身亡。
对策:1.不要让孩子单独去有高低差的空间,如窗口、阳台、飘窗、楼梯、电梯等,除了易坠落,这些地方本身就潜伏着隐患,平时也少让孩子去玩;2.有孩子的家庭一定要在窗外安装足够高度的护栏、防护网等,或不要让窗户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可改用上悬窗或下悬窗,减小窗扇开启幅度);3.窗旁不放置可供孩子攀爬的桌椅等;4.条件有限的,可以在窗旁挂个铃铛或类似有较大响声的物品,一旦孩子接近或拉开窗户,家长可立刻发现并制止。
厨房:烧烫伤
案例:6月21日,贵州修文县久长镇,爷爷在厨房用铁锅熬油,听到电话响就去门外接,一转身看到3岁半的孙女走到火炉边,突然就扑到了锅里,因大面积烧伤,孩子病危。
对策:1.不要让年龄较小的幼儿进入厨房;2.大些的孩子帮厨前,要跟他一一讲清物品的危险性,并告诉孩子着火该怎么处理、烫伤要用冷水冲、煤气用完要确认关好;3.孩子帮厨时,不要穿过于宽松的衣物,以免衣物不小心刮倒或勾到物品上,引发危险。
卫生间:溺亡或滑倒
案例:2014年9月24日,深圳宝安某小区,一名一岁零两个月的女婴偷跑进卫生间玩耍,一头栽进盛有半桶水的桶里,10分钟后妈妈发现,孩子已溺亡。
对策:1.不要让婴幼儿单独进入或留在卫生间;2.容器里超过5厘米深的水就可能要了孩子的命。因此,浴缸、水桶、水盆等容器中的水要及时清空。带孩子到亲友家去玩,也要提防孩子单独溜进卫生间;3.给孩子洗澡时,澡盆里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大人要用手臂内侧测试水温后再让孩子进入。
提防四种陌生人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120万名儿童被拐卖。在我国,这一现象更屡见不鲜。“宝贝回家”网站统计,在孩子被拐的案例中,90%是因监管缺失导致的。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旦被拐,带给家人的打击往往是毁灭性的。
要提防有危险的陌生人,家长首先要有安全意识,平时要常给孩子灌输这种安全的思想。1.告诉孩子不能跟陌生人走,即使对方声称是爸爸妈妈的朋友。让孩子提防以下几种人:给孩子IPAD、玩具、食物等物品的陌生人;以各种借口向孩子求助的陌生人,因为正常人不会向孩子求助,这种人很可能心怀歹意;以父母朋友的身份,接孩子放学或要带孩子去玩的人;孩子不认识却能叫出他名字的人,很可能是孩子的信息已泄露。2.告诉孩子与试图靠近的陌生人保持适度距离;3.在家里,常跟孩子做角色转换游戏,在实际场景中,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陌生人可能有危险;4.一般孩子会在无助的情况下跟陌生人走。所以,平时要教孩子知道穿什么样衣服的是警察,熟悉小区保安并最好每天见到打招呼,熟悉家附近各类店铺的店员,熟记父母及物业或保安亭的电话,告诉孩子这些人都可以求助,以便孩子在最短时间内能找到给自己提供有效帮助的人。
远离“出行杀手”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