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着红衫的小姑娘,看到课堂里走进陌生人,开始还是怯怯的,低下头不敢说话。但当看到本报摄影记者手中的相机时,她的脸上露出笑容,并根据摄影记者的提醒,站在“明城墙”、“南京眼”背景板前,一手叉腰,一手摆出胜利的手势,开心地面对相机微笑。这是南京日报摄影记者为留守儿童拍照活动时的一个镜头。
7月20日和21日,南京日报摄影记者一行4人分别来到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的3处“乡村流动课堂”服务点和龙袍镇初级中学,为在这里上课的留守儿童拍摄照片,并当场打印照片送给孩子们。
马鞍中心小学和龙袍镇初级中学共有学生2000多名,学生70%是爸妈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认识背景板上的景点,他们知道青奥会,却没到过青奥村、南京眼;他们在课本上读过悠悠历史,巍巍中华,却难得有机会触摸600年城墙砖。面对一百多名十几岁的留守孩子,本报摄影记者力争把风景带进山村,用一张张现场打印的合影,完成他们外出认识世界的梦想。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