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家长需要着重培养的一个地方。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对于孩子来说是受益终生的事情。毕竟,语言在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语言是人们交往的最主要工具,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家长怎样才能帮助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呢?
多观察
现实生活是言语发展基本源泉,幼儿的言语往往是将自己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一切事物用词句来表达。现实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新鲜的环境、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既充实了幼儿说话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情境。在教学中,引导孩子有目的地观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激发他们说话的愿望。抓住一日活动中的每一环节,让孩子自由选择观察对象,进行随机教育,这是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之一。
例如,晴雨天变化的一刹那就为孩子提供了生动的教材,让幼儿亲自看看雨景、听听雨声、踩踩雨水,边看边说;再如春季来临之际,为孩子准备小蝌蚪、花种子等,指导孩子亲手培养、种植,并仔细观察它们的动态、生长过程及变化特点等,有意识引导孩子观察,并启发其将看到、想到的都说出来,以达到其综合表达能力的提高。
多倾听
听觉是一项教育内容,它不仅要求孩子会听,而且必须听懂。用口语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呢?开始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强、幽默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听,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积累,进而开始选择朗诵文字性较强、情节丰富的故事。
在听故事中,孩子往往满足于故事情节,常常听完就算了。如何通过故事从中汲取语言材料、发展口语?在复述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故事主要情节,对一些新词、新句加以强调,并让孩子说出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孩子懂得如何去倾听故事,而且还真正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使孩子因为对故事内容感兴趣,从而在获得智力和情感上的满足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故事中的生动语言。

多思考
学龄前儿童好奇心强,思维正处于跃跃欲试阶段,因此培养孩子扩散性思维就成为语言教育的重要部分。为孩子树立一个观念:“和别人说的不一样,不论是一个词汇,还是一句短句,都鼓励孩子说得不雷同,多方位地思考问题。
可以经常选择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积极诱发幼儿思维活动的问题,如:“天下雨了,你没带伞,该怎么办?”、“天上的白云像什么?”“……这些像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等大大激发了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而扩散性思维的培养又促进幼儿更自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为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多说
说话是孩子表达自己愿望的方式,为了使孩子话说得好让孩子积极地谈谈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说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这样把听、看、说练习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孩子有话可说、说得高兴、说得好。
在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过程中,进行扩词、扩句、造句训练,让丰富的感性经验运用于实际中,这是提高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创编故事、角色游戏等,让孩子在模仿角色的口气中组织语言,并创造出许多有趣、充满想象力的对话,进一步提高孩子口语表达能力。
小编寄语: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家长多一些耐心,多掌握一些方法,借鉴成功经验,让孩子的语言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