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闭症儿童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堂,和正常孩子进行融合式教育是每个星儿家长们的愿望。去年7月,自郑州下达自闭症儿童可随班就读政策后,已有不少家长初步实现了星儿的上学梦,可随之而来的课堂行为问题,却让不少家长犯了愁。
郑州惠济区厚德小学是河南省首家民办自闭症小学,自办学以来,获得不少家长的好评。带着众位家长的疑问,小编特请教了厚德小学教导主任张红蕾老师。张老师提醒家长:由于自闭症孩子本身的特殊性,他们对陌生的环境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有时,自闭症孩子的行为问题可能正是他不安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好引导。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
首先,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从内心相信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能接受教育、都能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发展;其次,教师的关爱要始终贯穿于课上、课下以及自闭症孩子的日常交往中;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精神饱满、热情高涨、表情丰富,体现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吸引自闭症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形成课堂规范,培养自闭症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自闭症孩子的课堂行为规范并监督执行,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如:要求并训练自闭症学生上课铃响后停止活动、走进教室、将学习用品摆放好等,这些都有利于良好课堂规范的形成。
密切关注学生动态,适时指导学生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应认真仔细地观察自闭症孩子的课堂活动,讲课时应始终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做练习时要经常巡视全班学生,能在自闭症学生不恰当行为造成混乱之前就有所察觉,并予以科学合理的指导。但要注意把握好尺度,否则只会加重自闭症孩子的问题行为。
灵活运用多种奖励方式,激发自闭症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育每一个自闭症学生之前,首先必须要了解对自闭症学生个体来说他们的奖励是什么:是物质强化,如零食?是感官感受,如拍手、拥抱?还是表扬、赞许等社会性奖励?教师应根据自闭症孩子的喜好,建立起课堂教学所需的奖励系统,将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与赞许、鼓励之类的社会性奖励结合起来使用。
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分层教学是对自闭症孩子实施因材施教的最好办法。让每个自闭症孩子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保持课堂的整洁、有序与优雅
教室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主要场所。脏乱、嘈杂的教室环境容易让孩子产生厌烦、倦怠情绪。整洁、幽雅、宁静的学习环境,能让自闭症学生愉快、专心地学习,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的可能性。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教师一定要与家长、监护人保持良好沟通。教师通过电话、家访或建立家校联系手册与家长多加联系,互相沟通孩子的表现与问题,不仅能保证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培养自闭症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减少其问题行为,还能与家长共成长,探索出自闭症教育康复的新思路、新方法。
温馨提示:自闭症儿童在课堂上出现行为问题,教师是引导的主体,所以,教师应承担好自己的责任。同时,自闭症孩子在入学时,师资力量是个保证,最好有个专业老师教导,否则,当自闭症孩子出现课堂行为时,将无从下手。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