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讯 张金霞,1998年参加工作,现任沾化区第二实验学校教师。工作20年间,她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滨州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市初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市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市三项活动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沾化县第七批教学能手、县教坛新星、县学前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多次执教全市音乐观摩课、县优质课,论文先后在《音乐大观》、《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
“我现在是200多个孩子的头头,堪称‘孩子王’。”音乐专业毕业的张金霞是沾化区第二实验学校教师,也是学校幼儿园的园长。在孩子们的欢笑声构成的“音乐背景”下,张金霞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的心得和故事。
主动沟通让她成为学生们的“知心大姐姐”
“你别看我现在专门管着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此之前,小学、中学的学生我全都教过。”对于以前的教学经历,张金霞侃侃而谈。
1998年,张金霞毕业后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前往富国镇中心小学任教,那年她才19岁。初上讲台,张金霞是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上语文课,那时候班里有70多个孩子。站在讲台上看到下面一片小脸,她心里有些忐忑,生怕“镇不住场”。而年轻教师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激情,在中心小学任教两年多的时间里,她陪孩子们玩耍、学习,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两年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张金霞几乎都在孩子们身边。而她的认真和努力也被孩子和家长们看在眼里,当她调往别的学校时,孩子们全都依依不舍,甚至到了周末还“组团”到家里去看她。
2001年,张金霞调到城南中学任教,面对的学生大了,年龄的差距小了。张金霞说,中学的孩子们不像小学生那么单纯,都有自己的个性,于是她就把自己定位在“大姐姐”上,主动和学生们沟通。渐渐地,学生们有什么知心话都愿意向她诉说。曾经有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因为父母经常吵架,于是想辍学离家。张金霞了解情况后,便经常找时间和这名学生聊天,为她解疑释惑,陪她度过了那段青春叛逆的时期。如今,该生也已经成为一名老师,并念念不忘张金霞对她的帮助和鼓励。
一次冲突让她开始改变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心理
教学期间,有一件事让她记忆深刻。有一次,她在给中学生上课的时候,一名男生十分调皮,她就过去说了他几句。没曾想,这个男生突然自己跑到门外罚站了,这让她很难下台,被气哭了。该班班主任知道后,“修理”了这个男生一顿,结果造成该生对张金霞产生了抵触情绪,直到毕业见到她时都是低着头不言语。
张金霞说,这件事对她的心理冲击很大,让她反思了很久。从这个男生的角度想,她明白男孩子在青春期总有叛逆的阶段,想着法子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她在课堂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找他谈话,让这个男生觉得很没面子。而由于自己错误的处理方式导致师生间出现了隔膜,让她觉得很对不住这个学生。
自这件事后,张金霞便开始琢磨学生们的心理,在备课时不再一味地想着要灌输给学生多少东西,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当课堂出现小状况时,她也会灵活地进行处理。久而久之,在她的课上,学生们总是聚精会神地听讲,课后也喜欢找她聊天、谈心。
策划组织多种活动,把育儿经验教给更多家长
2009年,沾化区第二实验学校成立,张金霞全面负责学校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和幼儿教学,并以极大的耐心及精湛的业务得到了同事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她认识到老师和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惑和迷茫。为了更有效地和孩子沟通,她自学了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并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教学中,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张金霞总是先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时的情况,并经过综合分析,给孩子制定一个心理辅导计划,并争取问题孩子的父母配合,引导孩子回归学习。同时,为了能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教育经验传递给更多家长,她还策划组织了多期家长会、家长读书会、亲子运动会、父母智慧课堂等活动。
记者 张猛猛 通讯员 崔方锋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