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万名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千所儿童家园"活动纪实 |
|
|
|
|
|
大手牵小手 温暖留守娃
——我区“万名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千所儿童家园”活动纪实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卢建宁 本报通讯员 唐 婧
核心提示:为了让我区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快乐、安全、充实而又有意义的暑假,今年7月至8月,自治区妇联、自治区高校工委利用暑期大学生返乡、留守儿童假期校外活动时间增加等为契机,组织开展“万名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千所儿童家园”活动。
大手牵着小手,把爱的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江河湖海。返乡大学生纷纷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在其家庭所在地村、屯的“儿童家园”开展关爱活动。截至8月中旬,全区各级妇联共组织1.0956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别到1094所“儿童家园”开展志愿服务行动,服务儿童10.5625万名,为留守儿童安全度过暑假保驾护航。
1 整合资源 打通渠道
“今天,我和大哥哥姐姐们一起玩游戏、一起学习,很开心。”7月23日,在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东山村的儿童家园,留守女童陈冰冰幸福地说道。当天,北海市妇联组织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队来到这里,给4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孤单暑假带来一些快乐。
这是今年我区开展“万名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千所儿童家园”活动的一幕。北海市妇联组织该市受“金秋助学”资助的返乡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实了活动参与力量。
“非常感谢社会对我的帮助,而我现在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到别人,很开心。”曾受过“金秋助学”资助的志愿者黄竞辉表示,以后,他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和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并号召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加入这支队伍,奉献自己的爱心,把爱传递下去。
“暑假期间,各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觉得这是个有力契机,通过大胆创新、整合资源,联合自治区高校工委共同策划开展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儿童家园的活动,做实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工作。”8月24日,自治区妇联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后,自治区妇联将继续联合自治区高校工委将这项活动纳入到每年广西各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中,以确保活动常态化持续开展。
自7月16日活动启动,全区各地妇联迅速行动起来,精心设计制作活动宣传片,向全区各大高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利用网络、QQ、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动返乡大学生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发动当地家长和儿童参加“儿童家园”活动。不仅如此,我区各级妇联还对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就开展活动的内容、留守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特征、沟通技能进行培训。
2 贴近实际 形式多样
“大哥哥大姐姐教我们唱歌跳舞了。”“他们还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学手工。”“通过哥哥姐姐们的讲课,我知道了遇到坏人不能慌张,用电防雷要注意安全。”“大哥哥还给我取了个英文名JACK。”……在上林县白圩镇覃排社区儿童家园里,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记者,大学生们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活动,学到了不少知识。
自治区妇联驻上林县覃排社区第一书记黄振义将这项活动由单纯的志愿服务向关爱支教拓展,组织一支由广西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共53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关爱支教团队进驻,依托“儿童家园”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支教及调研活动。支教队伍为留守儿童带来安全教育、百科知识、音乐诗歌欣赏、手工制作、趣味数学、感恩教育、摄影作品展等,寓教于乐。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郎朗书声从资源县梅溪镇咸水口村教室传向大山深处。在桂林市妇联的组织下,广西师范大学“小黑板计划乡村国学夏令营”行动的大学生利用假期返乡时间,组织当地8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国学教育。
在宁明县明江镇琴岳村儿童家园里,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快乐暑假·温暖同行”关爱留守儿童大榕树课堂进村屯活动;梧州市妇联则开设“惠民助学班”,利用与梧州学院共建的资源,发动大学生志愿者成立巾帼服务惠民队到“儿童家园”为社区贫困家庭的学生开展“一帮一”帮扶助学;贵港市妇联还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义诊服务活动……全区各地妇联纷纷结合实际,以儿童和家长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大学生们通过志愿服务,历练了他们的人生,也为我区广大留守儿童带来了快乐、安全的暑假。
3 群众点赞 多方共赢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