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9时,魏都路小学农民工子女爱心家园教室内,数十名孩子整齐地坐着。座位前方,一部关于消防逃生知识的影片正在上映,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
记者问坐在最后一排的温家顺小朋友:“你喜欢这里的活动吗?”“喜欢!放假1个多月了,我自己在家时只能一个人做作业或者自己玩。来这里能让我多知道很多新知识,还能认识很多小朋友,我很开心。”温家顺说。在教室的左侧,耿晓辉温柔地看着坐在前排的两个女儿。耿晓辉说,作为一名长途车司机,经常一出去就是十几天,和孩子们团聚的时间少,所以只要一回来,孩子们就会缠着他。看到有人和爸爸说话,小女儿柔声柔气地说:“我最喜欢爸爸了,他太忙,总是不在家,我很想他。他回来了我就想跟他玩。”听着孩子的话,耿晓辉的眼圈红了。
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区人口22万人,流动人口40多万人。在魏都路小学的800多名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2011年起,该区妇联开展了爱心家园巾帼志愿者活动,组织“爱心妈妈”结对帮扶,还引进郑州一家金融单位的资助,为孩子们购买图书、电脑等,开展了“阅读计划”活动。今年6月以来,该区妇联又在魏都路小学建立了农民工子女爱心家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专门的、充满童趣的活动场地。今年暑假开始后,该区妇联又启动了“共享阳光,快乐暑假——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妇联暑期快乐课堂活动”,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活动,丰富留守流动儿童的假期生活。
课堂活动还在继续,影片已经放完了,一位女士正手持灭火器在前方给孩子们讲解火灾逃生知识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教室的后方,区妇联专门邀请的两名消防官兵正在给孩子们做讲座。在校园里,各个教室里都很热闹,学生家长们来到学校,领取留守流动儿童信息采集表,咨询填表需要注意的事宜。据区妇联主席董芳透露,通过信息采集工作,该区将为每一名留守流动儿童建立电子档案,更有针对性地分析孩子们的需要,开展好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