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我怕!”“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学习跟困难作斗争。”在亲子间,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我们家长本着为孩子好的心态,却常常揠苗助长,听不到孩子真实的心声。有时候,我们也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影响,先入为主,体会不到孩子真正想要什么。结果,这样的孩子可能学习不到勇敢,却学习到了逃避与对抗。被忽略的害怕情绪,也许会一再抬头,让他变成一个懦弱的孩子。
该如何去真正用心的陪伴孩子呢?本次讲座为你呈现,如何和孩子的心灵,孩子的情绪情感真正在一起共振,感同身受地理解孩子,满足他的心理需要,因地制宜地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与心理素质。
是什么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幸福成功?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证实:一个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重复他童年时代建立的早期经历!一个人在早期经历中建立的是快乐,幸福的经验,长大就会重复快乐幸福。反之,早期经历中建立的是胆怯的,害怕的经验,长大重复的就是胆怯的、害怕的。
我们父母、老师和孩子每个第一次的陪伴方式,在第二次、第三次的不断重复下就形成孩子刻骨铭心的早期经历。父母正确的陪伴方式,就会形成孩子正向的早期经历,反之不正确的陪伴方式就会形成孩子负向的早期经历。
生活中,不少孩子由于缺乏被共情,被理解与陪伴,又想获得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可能会以哭闹、打人、发脾气、欺负小朋友等行为来补偿自己缺乏的心理需求。作为大人的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琐事忙碌,自身的压力与情绪,还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认识,而忽略了蹲下来,平视孩子,走入孩子幼小的心灵看一看。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相应的发展阶段的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或者父母用了错误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后果不堪设想。那么,我们该做点什么去识别,理解,体会,并满足孩子那幼小心灵中的微妙需要,达致亲子良性互动呢?
基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幼儿教育的本质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伍新春教授联合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首席教授凯瑟琳·斯诺、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等国内外顶级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六年精心打造,研发了围绕儿童为中心的“专家-老师-家长”三位一体的O2O模式的家长学校,旨在通过对老师和家长的线上线下培训指导,实现共情陪伴,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为可爱的孩子奠定一生幸福之基。
应参与“共情陪伴”微信授课的家长们要求,我们与花园路街道计生办一起为大家组织本次讲座,此次,我们特意邀请到北师大共情陪伴国际合作项目组专家,教研主任侯建芳老师,针对何谓共情陪伴,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何避免因“缺陪”“缺理解”而引发的各类儿童心理问题,共情陪伴的方法等内容,给孩子家长进行一场精彩的互动式讲座。讲座之后,我们还有精彩的亲子游项目,相关心理咨询项目以及绘本等推送活动,敬请家长们参与并互动。
讲座主题:共情陪伴,做懂得孩子心理需要的父母
受众范围:0-6岁孩子的妈妈,也欢迎怀孕的妈妈过来一起听。
讲座时间:4月26日(星期日)上午9:30
讲座地点:
海淀区牡丹园西里18号,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办,北楼6层会议室,牡丹园地铁站下。
培训特点:理性与感性结合,善于把控现场气氛。
报名方式:
可直接回复此微信公众号报名(我要报名+共情陪伴+姓名+手机号)
我们会回复前30位报名的妈妈,则表示报名成功。
联系人:王玲
联系电话:13911201062
温馨提示:
由于场地有限,父母不要带孩子一起参会。
现场专家会留出一定时间与大家互动,请家长踊跃提问参与,机不可失。
讲师介绍:
侯建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师从共情陪伴国际合作项目组首席心理学家伍新春教授。拥有超过两百场的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讲座、父母效能及亲子工作坊的培训经验,曾为各大企业如京城控股集团、北人集团、南车二厂、北汽、中化、新浪、网易、搜狐、蓝讯通信等企业员工和家属提供心理类和拓展类的培训课程。
讲座组织:共情陪伴国际合作项目组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