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齐鲁网8月17日讯 (实习记者 王慧 通讯员 胡小宁)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近日,山东师范大学"聊城'遗'梦·文化中国"学习宣讲团特赴聊城市"爱心妈妈小屋"公益项目郑家镇志愿服务站,与聊城市"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协会一同为留守儿童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课。聊城团市委副书记张云生,团区委书记邱恒、副书记杨晓,聊城市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协会会长苏金生到场与宣讲团成员一起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

"聊城'遗'梦·文化中国"学习宣讲团此行是"有备而来",来之前他们除了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准备,还提前拜访了东昌府木版年画社社长徐秀珍,认真学习了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力求保证带给孩子们准确完整的木版年画知识。

在课堂上,他们将学习总结的东昌府木版年画知识通过讲解演示、实物展示、故事渲染、游戏闯关等环节展现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他们巧妙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使其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其对家乡东昌府木版年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其热爱和保护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减少抽象灌输,宣讲团成员带来了一些年画作品,讲述了年画背后的故事和寓意,特别对门神和灶神这两个民间最常用的年画的来历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从刻板到印刷再到反复上色,背后都大有学问,宣讲团成员利用图片和工具将流程清晰通俗地讲解、演示出来。孩子们仔细聆听、认真模仿,表现十分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最后,宣讲团成员带领孩子们玩"知识竞猜"和"千里传音"的游戏,将木版年画的知识巧妙地贯穿其中,在"千里传音"中,宣讲团成员将"东昌府木版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等作为传话的语句,使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保护教育。

宣讲团成员说:"东昌府木版年画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现在它的传承现状不容乐观,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培养传统文化保护意识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和参与到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保护行动中。"据悉,"爱心妈妈小屋"公益项目郑家镇志愿服务站的49名孩子是来自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中间大多数是留守儿童。除了对他们进行公益授课外,宣讲团成员还在课后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与成长状况,还向孩子们赠送了文具,鼓励其努力学习、成为栋梁。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