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全方位守护
高低床上,枕头、被褥叠放得整整齐齐;门口的木桌上,牙筒、手帕在墙边一字排开;地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垃圾,洗脸盆整齐地摆放在床下……这是息烽县青山新华信合希望小学的学生宿舍。
新华信合希望小学三年级二班学生杨庆坤,爸妈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年纪大照顾孩子不方便,她就和哥哥住到了学校里。
每天早晨六点,宿管老师会到各寝室叫学生们起床、洗漱、吃早餐、上早读课;中午,学校会给大家准备免费午餐,每天四菜一汤;放学后,老师也会经常过来,帮学生们收拾寝室,给他们指导功课。“住在学校很开心,宿管老师很好,还有小伙伴陪我踢毽子、做游戏。”杨庆坤说。
在息烽县,像青山新华信合希望小学这样的寄宿学校一共有23所,原则上离校3公里外的学生都可住校,但对于留守儿童,只要有需要都可安排在校住宿。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到全方位照顾,寄宿制学校在对留守儿童实行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照顾“三优先”原则的基础上,还在全校开展寄宿学生“包餐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用餐“零负担”;率先在全省实现寄宿制学校校医“全覆盖”,建立卫生院驻学校医疗点,解决住校生“就医难”。
四点半课堂
构筑“第二个家”
乒乓球台、排球场、露天健身场一应俱全,剪纸许愿树、风车铺满墙壁,室内一片温馨……位于息烽县新华社区的“四点半课堂”,已逐渐成为该县不少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
每天下午四点半到六点,两名专职志愿者和数量不定的兼职志愿者都会守在这里,等待放学的孩子。孩子们遇到不会的问题,他们耐心解答;发现孩子们有心事,他们会细心劝解;孩子们学累了,他们组织玩游戏、打乒乓球;他们还会定期家访,针对不同孩子的困惑和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关爱和帮助。
息烽县团委副书记朱志强说,“四点半课堂”有大批志愿者,其中有老师、有电视台主播、有商会会员、有排球爱好者等,一批志愿者“退役”后,会有新的志愿者补足。
目前,已有33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社区留守儿童加入“四点半课堂”大家庭。未来,“四点半课堂”将招募更多有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方面特长的志愿者,在周末和寒暑假开展“周末影院”及绘画、手工制作、棋类、球类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王丹丹)
热闻推荐:
一夜之间7000斤鱼横尸鱼塘
六盘水中心城区公交免费WIFI全覆盖
桐梓法院首例“淘宝网”司法拍卖成功
惠水:开车过这里 小心被抓拍
安顺主城区停水 市民挑水忙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