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 秋风冷了,温度降了,昨日阳光明媚,带着一丝温暖。一大早,在浦口区东门新村博爱之家的小院门口,熊紫涛的妈妈曹爱霞一直在眺望小路的尽头,“老师今天到家里给涛涛上课,涛涛今天开学!” 这样的开学有些特殊,地点不在学校,日子也晚了一些。 爱心相随让孩子梦想不断实现 熊紫涛,6岁。数月前父母在浙江打工时一直将他带在身边照顾。一天午睡后,他发现爸爸不在身边。慌乱中,他从5楼坠下,导致胸部以下至今没有知觉,只能坐在轮椅上。 为了康复,涛涛一家三口到南京求医,本身就没什么积蓄的他们,已欠下数十万的债务。在南京爱心人士的帮忙下,暂住在浦口区博爱之家提供的一处平房内。 今年7月,治疗之余,涛涛很想四处走走,记者在得知后,联系了南京海底世界,让他圆了海底旅行的梦;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吴云川教授看到后,愿意长期为涛涛免费推拿治疗。坐在轮椅上的涛涛偶然路过校园时,说想上学时,涛涛的妈妈曹女士哭了,“怎么会有学校愿意收留一个外地来的,每天要坐着轮椅、兜着尿不湿的学生?何况生活已是非常拮据,学费都凑不齐。”这些话,她不能告诉孩子。 “如果有学校能收留他,哪怕让涛涛旁听也好!不论是在南京哪个区,再远我也不怕麻烦。”曹爱霞的要求是卑微的。她说,她和丈夫都没有什么文化,她也只能拿着书本,教孩子认识几个字。为了孩子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能实现,本报在8月22日发出了《轮椅上的孩子想上学,谁能帮他一把?》的报道,一场爱心的接力已在悄然进行中。 浦口区城东小学为孩子送课上门 “有老师要到家里给孩子上课了!”涛涛的妈妈在前两日给记者来电,语气很激动。开学的日子定在了9月14日,便有了昨日涛涛妈妈在院门口守候的一幕。 院子内、阳光下,涛涛坐在轮椅上,手拿一本《唐诗》,大声地读着一些字。“叔叔,我还会背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涛涛就这样一遍遍温习着妈妈教他的知识,“妈妈说,老师今天要来上课!马上就来了!” 昨日上午9点半,浦口区城东小学的校长狄万青带着学校的工作人员和2位老师来到了涛涛临时的家,不仅带来了课本、小黑板,各类作业本、文具、书本以及电脑也全部配齐了。 “市教育局、浦口区教育局从《金陵晚报》上看到了消息后,非常重视,要求尽可能为涛涛提供便利的条件入学。”狄万青告诉记者,得知涛涛的情况后,本着就近原则,浦口区教育局宋仁荣局长叮嘱他,要克服困难,给涛涛一个受教育的机会。经过数日的开会讨论,涛涛目前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在学校上课,所以学校特意为涛涛选派了两名老师,每周到涛涛家中为他上课。 好学的涛涛课间不愿休息 “a、o、e”,城东小学的黄馨逸老师开始了第一课。在生动故事的引导下,30分钟的小课结束后,涛涛已学会了三个拼音字母,不停地自己念叨着。“现在课间休息下,等会我们再继续。”黄馨逸老师宣布休息时,好学的涛涛却提出了要求,“黄老师,我还想学下面的几个!” 课间休息时,涛涛推着轮椅来到自己的床边,拿出了三个用雪花片拼成的小碗样的模型,“这个送给你了,黄老师!”涛涛把其中的一个粉色的送到了黄馨逸老师手上。此时,涛涛妈妈笑了,悄悄告诉记者,“涛涛做了三个,前两天说粉色的是给我的,现在送给老师了,看样他很喜欢老师的!” 记者了解到,黄馨逸老师是语文老师,还将负责涛涛的音乐、美术辅导;同来的数学老师卢靖,也同时担任孩子的体育老师,帮助孩子锻炼。涛涛成为了城东小学一(3)班的编外学生,将不定时地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 城东小学师生将长期资助涛涛 “我们成立了关爱涛涛的小组,不仅给涛涛学习上的帮助,还将对他的生活进行一些资助!”城东小学校长狄万青将师生的捐款交给了涛涛的妈妈,城东小学党支部书记方萍、德育处主任胡国静在现场告诉记者,除了此次捐赠,城东小学的党员干部将每年多交一个月的党费,作为慰问基金,用于每学期为孩子购买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此外,城东小学每年学生“爱心义卖”获得的资金,也将部分用于对涛涛的资助。 此时,涛涛的妈妈红了眼眶,她一遍遍地说着谢谢。“涛涛的爸爸这几天去学习炸鸡了,一位好心人想把技术教给他”,涛涛的妈妈说,等老公学成归来,他会和老公轮流出摊,去挣点钱维持生计。“这些日子,好心人在帮助我们,我更想早日能够自力更生,如果未来经济许可,我也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