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天有老师的老师来听我们上课呢……”9月18日上午8时,吴宁一校二3班学生蔡凯乐跟同学们正在说着悄悄话。吴宁一校高度重视新课程改革。深化课程改革不只是增设拓展性课程,如何规范实施基础性课程,让学生学得有意义,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始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学校邀请东阳市教研室小学部主任何学良和各学科教研员来到吴宁一校调研,为深化课改把脉问诊出良方。
各门学科同开课
全校各个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音乐等各个学科,同时开课,请教研员随堂听课,课后立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体育教师张雪婷,年轻活泼,深得学生喜爱。在体育课上,她变身“鸡妈妈”,带着学生们做着各种活动,小鸡热身操,小鸡学本领,再到小鸡仔大战。在一个个活动中,学生俨然就是一只只可爱的小鸡,积极地、努力地学习本领,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原地运篮球的技术动作。
数学教师王婷执教四年级数学课《线的认识》很接地气。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线,从学生画出的各种直的、弯的线中提炼出新知识。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学生无拘无束,发言也就相当地萌趣,“线段有2个头”,“无限地长下去长下去长下去”,王老师适时的引导,将其转化为精准的数学语言。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占了主体地位,他们展示出良好的学习能力,主动积极,兴趣盎然。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老师,都共同地关注到学生学习的过程。语文教师王频执教二年级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城市里的孩子极少接触到苍耳这种植物,如何让学生深入认识到苍耳并知道它的传播方法,王老师一直在思考。有一天,她在给3岁的儿子读绘本时,突然发现有这样一本绘本《咕噜汪和小刺球》,里面讲的正是小狗咕噜有一天到草丛里玩,带了满身的小刺球回家。妈妈告诉咕噜:“这是草丛送给你的礼物,不仅你有,小田鼠啊,小蜥蜴啊,都有这个礼物。落到地上,就会慢慢变成草丛。”听了妈妈的话后,小咕噜就跑到空地上摇啊摇,把草丛的礼物送给了大地,“草宝宝,草宝宝,快发芽,长成一片草丛吧!”这是个很有爱的绘本故事,里面的小刺球正是苍耳。王老师就把这本绘本带到了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跟二年级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学生眨着天真好奇的眼神,深深地记住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教研员吕绿阳对这节课做了高度评价,他对年轻教师们说:“王老师教学16年,她的教学风格已非常成熟,你们要多向她学习。”
磨课团队很给力
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要追求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王频老师的课充分演绎这一点。在吴宁一校,所有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在设计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优美、和谐、人文的课堂。
语文教师赵明月在选择课文时,没有刻意安排。她按照教学进度,按照自己对学生的理解,上了《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第一次试教,赵老师这样引入:很久以前,有个名叫克罗蒂娅的小姑娘,曾经这样想象过:有一棵美丽的大树,浓荫郁郁,很多的书长在茂密的树枝上,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摘下来。尤其是那些漂亮的彩色画册,总是长在最矮的那些树枝上,小娃娃们一伸手就够得着……赵老师的初衷是同样是孩子的想象,这样引入肯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但是试教后,磨课团队指出,这样引入耗时太长,学生的体验也不够。不如换一种方式,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丰富的旅行经历,因此可以直接谈话切入:当你走遍天下时,你会带一样什么东西?这个话题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的回答很快切入正题,因为这是学生们最直接的体验。磨课团队还建议,要联系生活实际,紧紧扣住主题“走遍天下书为侣”让学生想象拓展,跟随着作者,耐得住孤单,启发学生坚持阅读,常读常新。最后以一棵“长满书的大树”结束课堂,不仅与文题遥相呼应,而且让学生相信,世界上真有这么一棵长满书的参天大树,在大树的绿荫下,所有的孩子,无论是蓝眼睛、黑眼睛,也无论是黄皮肤、白皮肤还是黑皮肤,都能够相聚在这棵大树下。
语文教研员吕君兰听了这节课后,说:“我听了很多很多调研课,大多数年轻教师都会选择一些特级教师上过的精彩课堂来模仿演绎。但《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我很少听到有教师拿出来上,一校的教师有勇气,这是一校教师的原创,同时也说明一校有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师。”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