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志愿者与崇川区学田街道“知心奶奶”群体联合创办“七彩周末课堂”三年多,至今已开课140多堂,她们定期为辖区新市民子女辅导功课——
新学期伊始,对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一学生刘璐来说,最开心的事是担任了学田街道“七彩周末课堂”辅导老师。“我们40名研究生志愿者,接过上一届学长、学姐们的爱心接力棒,倍感责任重大。”
七彩课堂里放飞梦想
“七彩周末课堂”作为学田街道青年干部十大微公益项目,创办三年多以来,已有近百位辖区“流动花朵”从中受益。学田街道党工委书记陆燕介绍,街道“知心奶奶”群体积极向通大研究生志愿者提供辖区新市民子女信息,“让他们了解‘流动花朵’的基本情况和兴趣爱好等。”
“研究生志愿者们分为5个小组,每逢双休日就轮班来社区义务辅导新市民子女。”陆燕介绍,志愿者们围绕课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等5项服务内容开展活动,提高新市民子女们的综合素养。
“我们这帮通大研究生志愿者都是学教育学的,将来就业方向绝大多数是教育领域。”通大研究生志愿者卢倩说, “七彩周末课堂”也让她们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辅导学生也是对我们理论知识的一次检验,我们的教学水平在实践中得到更快提升。”
“每一个孩子都有七彩梦想,他们在‘七彩周末课堂’里尽情学习知识、感受科学魅力。”“知心奶奶”蔡松英告诉记者,要衷心感谢通大的研究生志愿者群体,“‘流动花朵’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她们的无私付出。”
“流动花朵”变化喜人
孪生兄妹王子强、王子璇来自安徽省涡阳县青町镇殷庙村。“哥哥和我都在通师三附上六年级,他在六(4)班,我在六(8)班,我的学习成绩比哥哥要好呢!”王子璇皮肤黝黑、个子不高,但反应灵敏。
19日下午,一名新上岗的通大研究生志愿者不厌其烦地教王子强、王子璇读英语单词。“这位老师像大姐姐一样对我们好,教得很耐心。”王子强告诉记者,“爸爸做房屋漏水维修工作,妈妈在辖区内开了一家小理发店,他们文化程度都不高,没能力辅导我们。”
晓琦出生在如皋农村,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南通数年。“上小学时,我最怕写作文,是‘七彩周末课堂’的大姐姐们悉心辅导我。”晓琦告诉记者,现在喜欢写文章,上作文课也不怕了,“我在田家炳中学上初一,校园学习生活很适应。”
“‘流动花朵’们学业不断进步,我们看在眼中,喜在心头。”蔡松英说,三年多来,近百名辖区新市民子女在“七彩周末课堂”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成长,“一些已升入初中的新市民子女,还想继续在‘七彩周末课堂’上课。”
刘荣荣是王子强、王子璇的母亲,她告诉记者,“我们夫妻俩文化程度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多亏了‘知心奶奶’牵线,通大研究生们无偿为孩子们辅导功课,真令人感动。”
一定传好爱心接力棒
通大研究生刘璐来自盐城,今年年仅22周岁。“我是通大教科院研一学生,从这学期开始,我们40名通大研究生志愿者,将接过上一届同学的爱心接力棒,继续担任学田街道‘七彩周末课堂’的辅导老师,为辖区新市民子女辅导功课。”
卢倩是刘璐上一届的师姐,她告诉记者,“我们升入研二以后,学业和社会实践增多,精力有限,所以将爱心接力棒传给下一届的同学们。”小卢特意介绍了上一届师姐李花平的感人事迹,“她当年受到一位教师的无私帮助而改变人生命运,她担任‘七彩周末课堂’辅导老师任劳任怨。”
李花平出生在陕西临潼贫困农村,原本学业不算优秀。在她迷茫时,初中数学老师于卫锋主动提出要免费为她补课。就这样,在中考迎考的最后阶段,在于老师精心辅导下,李花平终于考入当地重点高中。三年后,她顺利考入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就读。2012年9月,小李考入通大教科院,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