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家门口的普法课堂
记者沈宏臣通讯员王青春钟伟
“闲空的时候到书屋来坐坐,既可以打发时间,还可以学点东西。”7月27日,趁着下雨天,恩施市白杨坪镇麂子渡村民李玉容与村里的其他十几位同乡到农家书屋看书。
《茶技术100问》是李玉容最喜欢的图书之一,通过自学,李玉容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种茶经验,茶园管理更科学有效,收益更高,她也因此成了当地种茶的能手。
李玉容是麂子渡村农家书屋的“常客”,常跟邻居趁着休息的时间,来这里充电,研究自己的致富经。
小小的农家书屋,不仅为农民朋友提供了“精神食粮”,更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知识宝典”。
不仅如此,书中关于道德建设、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书,提高了村民懂法守法意识,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在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小小的书屋正在逐步转变着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现在扯皮的人少了,邻里之间的矛盾少了。”说起农家书屋,石桥子村支书彭长发忍不住为农家书屋点赞。
社区居民刘亚琼也是农家书屋的忠实粉丝。每逢休息,她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来“图书角”看书,翻阅法律案例,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
“看哈别个是哪门解决的,以后自己碰到了类似的情况,心里有底,晓得哪门处理。”白杨社区居民刘亚琼说。
“我最爱看《法制日报》,它让我对老年人防诈骗、邻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农家书屋没白去!”今年55岁的社区居民李昌栋饶有兴致。
因为常常学习法律知识,李昌栋也成了社区的“知名法律顾问”,村民遇到法律问题都会找他咨询。
白杨坪镇还借助“农家书屋”打造基层普法宣传平台,设立普法小课堂,扎实推进全镇普法宣传和法治文化建设,将农家书屋建成农民自己的书屋。
《宪法》、《民法》、《刑法》、《劳动法》、《婚姻法》、《合同法》、《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法律维权实用手册》等近400册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书籍,进入“农家书屋”。
律师和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开办普法宣传专栏,开展典型案例释法等多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培育了更多法律明白人。
针对村民学法、守法的特点,该镇对“农家书屋”法制宣传制定了年度实施意见,编制了教案,制订普法制度;集中开展法律骨干培训班,向村民发放了《农村法律读本》等宣传资料。
“都说法律离我们很远,其实法律就在身边,自从有了农家书屋,大家学法更方便了,也便于我们开展工作。”镇司法所所长黄海波告诉记者。
跟恩施市的其他乡镇一样,白杨坪镇农家书屋基本实现村居全覆盖。目前,该镇已建立农家书屋37个,拥有图书4万余册、音像制品3千余张、报刊10余种。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