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薇 通讯员/刘建华)轻轻按下两个开关,一整块黑板立刻分成4块,将中间两块推向左右两边,便露出一台液晶显示屏,老师使用手机即可操控显示器教学。5月19日,笔者从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上述“一体式互动教学平台”日前正式进入18所中小学课堂。今后,该平台将逐步在中山校园推广,替代传统的教学投影仪。
现场师生边看“电视”边上课
5月5日后,东区雍景园小学四(4)班的课堂就变得和其他班级不一样。每天上课,学生们都十分期待地等着老师来打开黑板,因为里面藏着一台比家里还要大的电视。这台电视不仅能让他们看到书本上的知识,还能看到书本上没有的图片和动画。而且,学生们还可以在这台电视上做作业,只要用手指轻轻一点,就能够完成答题动作。
最让人意外的是,课堂上大家的一举一动,只要老师用手机拍下来,立刻就可以在电视上呈现出来。“酷呆了!”多位学生如此评价他们的课堂。这也让其他班级的孩子羡慕不已。“只有他们才有电视机,我们还是用投影仪。”没能体验电视机上课的多名学生有些遗憾地表示。
据该校教师许明伟介绍,这台“电视”是中山市“一体化互动教学平台”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年4月中山市教体局启动了相关的示范工程,雍景园小学是东区唯一的试点学校,申请到了一台设备。自从安装上这台设备后,师生们上课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它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让课堂更加丰富有趣,也让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许明伟说。
示范教体局自主研发新设备
“这个液晶电视器藏身黑板后,平时不用就收起来,用的时候打开黑板就行。”5月19日,中山市电教站站长孙仲廉一边演示上述设备,一边介绍。他说,2000年开始投影仪进入中山课堂,以石岐中心小学为例,几乎每个教室都安装了一台投影设备。然而,投影仪在使用一两年后,就容易损耗,出现屏幕难以看清的情况,“即便是关上所有的门窗和灯,有时都看不清楚。”
鉴于上述情况,中山市教体局电教站开始着手改进。经过半年多的研究,最终开发了“一体式互动教学平台”。该平台以具有触控功能的大型液晶电视为主体,配合功能强大的超微型计算机和电教站、教育信息中心自主研发的无线操控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功能先进、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还非常方便老师课堂教学使用和日常维护。
为了推进“一体式互动教学平台示范工程”,市电教站和教育信息中心对这种以教学一体机为核心部件的教学平台进行了全面测试研究,经过多次优化、改进和精简,革新了传统以“投影机+实物展台”为核心的教学平台。据了解,该平台中还有一个软件叫“讲课宝”,它能实现手机与电脑主机的连接,即用手机就可控制液晶显示器。
进展42台设备免费送至18所学校
据了解,“一体式互动教学平台示范工程”已完成设备的招标采购,42台设备已陆续送至18所中小学校免费使用。目前,过半学校已完成平台安装,进入正常使用阶段。5月19日,笔者电话采访多所学校获悉,大家对上述平台的认可度普遍较高。“现在学生们很喜欢,没安装的班级,学生都有意见呢!”
在笔者采访中,也有老师表达了担忧。他说,一天6节课,几乎有一半的时间会用到这个设备,不知是否会影响学生视力。孙仲廉和许明伟回应称,与传统投影仪相比,‘电视’对视力的影响会更小。“电视的确会影响视力,但我们所做的实验显示,传统投影仪损耗后对视力的影响更大。”许明伟说。
另据孙仲廉介绍,首批试点学校主要是镇区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薄弱,但又愿意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尝试的学校,例如,板芙镇深湾小学、东凤镇小沥小学、民众镇民众中心小学、港口镇民主小学、横栏镇四沙小学、阜沙镇牛角小学、坦洲镇安阜小学等。“我们希望通过示范带动,让“一体式互动教学平台”逐步走进中山校园,成为提升中山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中山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一代利器。”孙仲廉说。
相关
年内将建10个“一对一”
数字化学习班
南方日报讯
(记者/高薇 通讯员/刘建华)5月19日,笔者从中山市教体局获悉,在推进“一体化互动教学平台示范工程”的同时,中山今年还将推进“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班实验工程,即在全市10所学校中,设立平板电脑班。在这些班级,学生和教师上课时将借助平板电脑,完成教学活动。
据中山市教体局电教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两年前,中山市香晖园小学就开始了相关的探索,受硬件和软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并未取得大家预期的效果。今年初,中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到,要拓展文化娱乐、在线教育、旅游休闲等服务性消费,中山市教体局以“互联网+教育”为导向,与企业合作建设了“一对一”在线学习实验班,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