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所大学,每学期只收100元的学费,学生年龄都在五十岁至八十岁不等,几乎每个人都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享受别样的“学生”生活。在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了刚刚成立的甘肃老年网络大学西固分校区,探访了这里老人们的幸福生活。
充实的学习不寂寞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10月9日,刚走到老年大学的楼下,便听到教室里传来的音乐声。顺着声音记者来到了学校的舞蹈室,看到教室里的“学生”正在认真地练习舞蹈。
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学生”有的已经头发斑白,但仍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且面带微笑。每当音乐暂停时,几个人便聚到一起相互讨论舞蹈动作的要领。
“我原来是兰化一中的物理老师,退休已经15年了,来这之前,平时就在公园里遛遛弯,和其他老人坐在一起打打牌,但总感觉还是有点寂寞。来了以后每天跟这里的‘同学’一起唱歌跳舞,不仅年轻了好几岁,而且心情也变得更好了,每天都过着充实的日子再也不会感到寂寞了。”今年75岁的退休教师强军乐呵呵地说。
据介绍,甘肃老年网络大学成立不久后,便受到老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年人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
今年59岁的程彩云老人退休后,没有事情可做,面对家里冷冷的墙壁,她时常想生活该怎么过?所以一直想报个老年大学来充实一下自己,但由于西固区属工业区,退休的老人比较多,现有的西固区老年大学已经人满为患。当得知西固区成立了一个老年网络大学后,她马上报了名。
在学校期间,她学习唱歌、跳舞、乐器,朋友越来越多,生活多姿多彩。“活到老,学到老,我的生活充实了,心情快乐了,打算一直在这里学习下去。”程彩云说。
学校就是幸福的家
城市人口老龄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突出问题,不断满足老年群体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是大家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2014年起,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与甘肃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实施的“幸福养老大课堂”项目,在兰州市城关区草场街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首家甘肃老年网络大学后,今年又在西固区成立了分校,这项造福老年人的民心工程不仅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应,而且也让老人们有了第二个幸福的“家”。
据甘肃老年网络大学西固分校的教导处主任陈吉利介结,甘肃老年网络大学的招生条件没有年龄、学历、职称等门槛的限制,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都愿意到这里来“充电”。
记者了解到,该校的授课方式是由网络授课和面授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目前,学校设有9个班,分别设有声乐、舞蹈、书法等7个专业,共有学员300余人。年龄最大的有80岁,最小的50多岁,由于受场地限制,还有一些老年人在排队等待入学。
“老人们求知的欲望让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很感动,他们不光是在学习上相互关心和帮助,而且在生活上,谁家遇到困难大家都热心帮忙,就像自家人一样。”陈吉利说道。(来源:甘肃法制报)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