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来论)老年大学不能成为老年人唯一的精神家园

6月27日,位于江苏南京市的金陵老年大学开始了2015学年度报名。前一天夜里就有几位老人匆匆赶来了学校,他们冒着大雨,彻夜排队。等到了第二天清晨,排队的人数已经多达几百人。而更让人们吃惊的是,一旦入校,许多老人便再也“不肯”毕业,而是想方设法留级,最长的已经在老年大学读了20多年。(7月5日《现代快报》)

在供不应求的格局下,老年大学“报名难”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而匮乏的资源、激烈的竞争,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老人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为了入校不顾艰辛和悲情也好,入校后千方百计地留级也罢,在老年人的价值谱系中,老年大学是如此重要,重要到他们为此可以不辞辛劳甚至绞尽脑汁。

伴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以及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老年人要么和子女处于两地分散居住的状态,要么处于“独守空房”的状态。在坚硬现实的挤压下,“常回家看看”成为一种看上去很美好的愿景;即使老年人和子女同在屋檐下,也缺乏情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当“老有所乐”的精神诉求找不到安放的载体,无奈的老年人只能进行“个体救赎”。

不论是“零租金求合租”,还是“坐公交车打发时间”,抑或“打110求聊天”,许多老人“空巢又空心”,情感需要以一种另类甚至极端的方式发泄出来。与这些剑走偏锋的路径相比,入读老年大学既是一种制度化渠道,也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路径;老年大学受到老年人的追捧,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和年轻人一样,老年人也有锻炼身体、社会交往、休闲娱乐、“活到老学到老”甚至自我实现的需要。老年大学的火爆,正是源于它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利益诉求。而那些没有进入老年大学的老年人,又去哪里安放“老有所乐”?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今天,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和找寻,成为一代人共同的文化基因;老年大学显然不能成为老年人唯一的精神家园,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

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乐趣、更有品质,除了子女的爱和关心,也离不开“制度补血”。将“老有所乐”的利益诉求更多地融入到公共政策之中,老年人才会有更多快乐式参与的平台和机会。杨朝清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