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10月22日讯
10月21日,浙江老年开放大学揭牌仪式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王文序,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方志刚、校长叶宏为浙江老年开放大学揭牌,省教育厅副厅长朱鑫杰到会并讲话,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少刚开通“第三年龄学堂”网站,浙江省原政协副主席、老年开放大学名誉校长陈文韶为揭牌题写了贺词。省文化厅副厅长黄健全、省文联书记处书记柳国平、省民政厅副巡视员金常明、省政府参事室副巡视员盛长荣、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江南艳等出席了活动。
活动宣读了副省长郑继伟的批示:成立老年开放大学,是新形势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举措。浙江老年开放大学要乘势而上,坚持以社区为基础,依托互联网和电大体系,深入研究老年教育需求,充分挖掘老年教育资源,不断提升老年教育质量,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和老龄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针对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省编委批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增挂“浙江老年开放大学”牌子。老年开放大学成立后,将统筹全省电大和社区教育系统力量,积极承担老年教育的业务指导、教育示范、师资培训、资源开发、平台建设、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等工作。
助力第三年龄教育,将夕阳工程办成朝阳事业
国际上通常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四个年龄期,即儿童及青少年期、职业及谋生期、退休期、依赖期,并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分界标准。随着生活水平和平均寿命的提高,在我国近两亿的老龄人口中,高龄和失能老人只占20%,其余的第三年龄群体,刚刚由中年步入老年,身体比较健康,甚至没有老态,他们也不愿意被称为“夕阳”。
目前,在老龄化趋势下,我省第三年龄群体不仅有着945多万庞大的存量人口,而且今年新步入老年的增量人口也已经超过高考人口。老年大学在校生很有可能超过普通大学的在校生,成为一项惠及社会广大群体的朝阳事业。
作为全国高校第三年龄教育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浙江老年开放大学“第三年龄学堂”( )在挂牌仪式现场也同步开通上线。网站首期向社会免费提供近5000个数字化学习资源,将打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四大主题学习空间。
探索O2O开放教育新模式,缓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
随着高学历“新老年人”的加入,他们对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娴熟,新媒体素养较高,渴望在传统课堂之外,实现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的开放自由式学习。开放教育是国际上老年教育模式创新的突破点,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教育形式,它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引领了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
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将依托自有的“浙江终身学习在线”、“浙江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的平台和资源,优化专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第三年龄学堂”的学习体验,探索线上网络自学和线下面授辅导互动的新模式、新方法,将致力于缓解老年大学入学“漏夜排队”“秒座摇号”“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紧张局面。
发挥系统优势,四级老年教育网络快速覆盖全省城乡
浙江老年开放大学成立后,将依托10所市级电大、59所县级电大的广播电视大学网络,以及11所市级社区大学、93所县级社区学院、1293所乡镇社区学校、17361所村居市民学校的社区教育网络,快速实现老年教育的城乡覆盖。各市县将对市电大(社区大学)、县电大(社区学院)、乡镇社区学校的老年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统一增挂“老年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院”或“老年学校”牌子,形成“省老年开放大学、地(市)老年开放大学、县(市)老年教育学院、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四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逐步构建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开放教育系统和社区教育系统为依托,吸纳各级各类学校,探索养老与教育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平台一体、资源整合、协同运作、成果分享”,覆盖城乡、面向全体、布局合理、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教学有序的老年教育新常态。
学分互认成果互通,构建和谐社会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