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保姆选聘 关于我们 服务项目 家政会所 健康课堂 家政管理 经营与思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老人堆里的社区干部唠唠这些苦辣酸甜事(图)

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高龄老人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高龄老人服务


  7月3日晚,吃过晚饭已经晚上七点半了,50多岁的王彩云背上包又去走访不出门的高龄老人了。

  这一去,一户人家就花去了两个小时,她依旧兴高采烈:“这一趟办了三件事,很有收获的。”王彩云手里拎着一大袋子尿不湿、隔尿垫,要帮这户人家送给另外一位老人,包里,还有刚刚收上来的两份申报高龄津贴的材料……这是小店区山大社区一名工作人员一个很平常的加班走访。

  山大社区辖区居民792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就达1800多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540人之多。扎在老人堆里的社区干部们,成了老人们的“干儿干女”。

  A 老人去银行取钱,莫名其妙少了200元社区帮着把钱找回来

  张生娴老人今年79岁,社区帮她找钱那件事她一直记得。

  她去一家储蓄所取钱,回了家左数右数就是差了200元。“没买东西,又没遇到啥事,好端端怎么就对不上数了?”老张急了,第一时间跑到社区找王彩云。王彩云跟老人了解清楚前因后果,已经快中午12点了。当时,王彩云家中还有八十多岁的公公等着吃饭,她风风火火地给公公做了碗饭,自己顾不上吃一口,就蹬上自行车赶往银行,唯恐银行交接班。还好,当时营业员还在,但一查账,说自己的账没错,没有少给老人钱。

  王彩云不甘心,她相信老太太说的话。一番交涉下,她在监控中看到了老人取钱,老人还没办完业务,后面的人就走上来了,老人不知是因为拿着钱紧张,还是不好意思耽误后面的人,兜里掏钱、装钱的动作很匆忙。

  钱是怎么少的?王彩云并没有在监控里找到答案,但她认为一米线设在银行,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银行不让步,称老人发现钱不对是在离开银行之后的事。

  王彩云电话联系社区民警,民警看完老人取钱的视频后,发现后面的人有从兜里拿钱的动作。银行配合民警工作,找到当事男子的信息。该男子向民警承认200元钱是他捡到的,同时交给派出所。下午六点多,得知这一好消息,王彩云马上就跑去告诉老人:“要不然,她一晚上都睡不好觉。”

  第二天一早,她又亲自带着张老太,从派出所取回了钱。到现在,老人都还感激不已。老人也在热心地回报着社区,从社区志愿者,到楼院长,只要社区有活儿,她随叫随到。

  B “等你退休了,我就到你家吃饭去……”

  “等你退休了,我就到你家吃饭去,一个月给你三千块钱。”“你到我家吃饭没问题,不过一分钱都不要。”“哪能不要,你们每天那么辛苦,一个月挣一千多块钱……”

  这是老夏女士与王彩云的对话。

  三四年前,老夏和老伴骑游时自行车被人偷了。回来路上碰巧遇到了王彩云,随口讲了丢车这件事。没想到,王彩云下午就送来一辆车子,说家里买了汽车后,自行车没骑几回就闲置了,送给他们刚好。“话是这样说,可一分钱不要,我们心里很过意不去。”老夏女士说。

  老伴行动不便,她去年春天因病住院,两个儿子忙得不可开交,王彩云就烙好香喷喷的饼子,炖好汤去看她了。之后,老夏一生病,一没胃口,就会打电话给王彩云,她也是非常感激:“又不沾亲又不带故的,帮我这么多。”后来,老夏看见王彩云每天跑进来跑出去,就要把自己的自行车给她:“我的是小轱辘的,好骑,你骑就骑这个。”王彩云一直没去拿,老人专门让儿子给她送了过去。

  C 很多老人的电话,社区主任随口都能说出

  前几年,赵德燕女士在高龄父亲身边悉心照料、陪伴左右,父亲成为人人羡慕的百岁老人。社区干部们也时常上门看望父亲,送政策,送温暖,还推荐她当孝亲敬老模范。为回报社区,73岁的赵德燕自告奋勇,在社区成立了一支葫芦丝队伍,免费培训大家,除此,她还带着一个老年太极拳队。

  老红军李荣春一直是社区的关注对象,病卧在床后,社区经常组织孩子们上门探望,他都会乐呵呵地给孩子们一遍遍地讲革命故事。

  书法家老杨先生,90多岁,山西大学退休老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国内的书法奖项在家里陈列了一书柜,他一字值千金,却向来不给人题字,跟老伴相依为命,过着朴素的生活。老两口年迈,无儿女,社区常上门照料。为感谢社区,送了一本签名的作品集给王彩云。

  很多老人的电话,社区主任王彩云随口都能说出。她当社区主任十多年,与这里的老年人同院为邻三十多年,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高龄档案

  老人多了,岁月久了,故事也多了


  1、最长寿的老人

  王炳兰老人,107岁。老人最幸福的是有着一群孝顺的子女媳妇女婿们。老人一儿两女,大的都已80多岁,但他们从没想过请保姆,都是姐弟几家轮着照料,一大家的和睦、幸福让人羡慕。

  2、最特殊的老人

  编印《红六军团史稿》的老红军李荣春,九旬高龄,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晚年一直致力于编写红六军团战史。经本报报道后,全国各地很多老红军子女都来信来电,跟李荣春老人索书,或看望李荣春老人。

  3、最擅长“猜题”老人

  曹云仙老人,97岁,原来是进山中学的特级教师,“猜题很准,就像她出的题一样。”因此,72岁时才离开教师岗位。本报2007年采访过,当时老人自费订阅5种报纸杂志,每天坚持读书看报5小时,喜欢看电视里的新闻栏目,尤其关注关于海峡两岸的报道。为了让手指灵活,晚年还弹起了钢琴。

  4、最擅长“出题”老人

  爱出灯谜的范立东,83岁,他的谜题出神入化,连年元宵节单位的灯谜都是他出,八成都是原创。

  

  民生档案

  小店区对高龄老人发放保健津贴相关政策


  1、发放对象及标准

  高龄保健津贴坚持自愿申请原则,从2015年1月1日起,凡具有小店区户籍,年满80周岁及以上老人,均可申请享受高龄保健津贴待遇;本年度死亡的,其亲属凭死者户籍注销证明按在世时间申请发放。

  高龄保健津贴发放标准:80-99周岁老人为每人每月50元;100周岁及以上老人为每人每月300元。


  2、高龄保健津贴的申报、审批程序

  凡符合享受高龄保健津贴条件的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和户口簿(含集体户口)原件及复印件一份,近期免冠两寸照片三张向现居住地或户籍所在地的村、社区提出申请,填写《小店区高龄老人保健津贴申请审批表》一式三份。

  居住地不在小店区的申请人,可委托近亲属向户籍所在地的街办、乡(镇)提出申请,申请时还须提供申请人现居住地村、社区出具未在当地享受高龄保健津贴的证明,并附带申请人当月标有日期的正面生活照一张。

  本报记者 姬仙果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地址:义乌市下埠头街 邮编:322000
电话: 13216240788 E-Mail:45246480@qq.com
在义乌,找月嫂、家务保姆、月子保姆、婴幼儿保姆、钟点工、服侍老人、医院护理等家政公司服务,请找义乌灵鸥家政公司,欢迎客户来人来电洽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