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讲,课后做练习。在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电子物理系教授李威仪的物理“翻转课堂”上,学生在家通过看视频了解基本知识内容,再到课堂上跟着老师做练习、活动,课堂变成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答疑解惑,掌握知识的运用。
6年前,同时兼任高等教育开放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的李威仪在他的物理课上开始实验“翻转课堂”。上周,他来到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暑期“教学发展工作坊”,与国内高校一线教育者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了,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给他们上课要找到适宜他们的方式, 翻转课堂 是网络教学的必然发展。”李威仪说。
2000年,美国(房源)迈阿密(房源)大学教授“经济学入门”时首先采用“翻转教学”的模式,在美国教育界引起热议。如今,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变得现实可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田宏杰称,“翻转课堂”翻转的是时间、空间、地位、内容,根本上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课堂的掌握者从老师变成学生,与其说是翻转,不如说是回归课堂。
“翻转” 好处在哪里
2004年至2006年间,李威仪和大多数高校老师一样,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讲授物理课程。2007年,李威仪了解到翻转课堂模式后,抱着十分忐忑的心情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第一轮实验。当时,他的同事们都抱着质疑的态度静观此事。
李威仪给“翻转课堂”班上80名学生的要求是,学生们在家观看教学视频,视频是他之前随堂录制的自己的上课视频。学生每两周来一次课堂。课堂上,他解答学生就课程内容的提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程问题,还会不定期举行测验,偶尔和学生分享学习及人生经验。
两个学期过后,他给学生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在第一学期的“物理一”课程时,有77%的学生至少观看了80%以上的课程录像,48%的学生每一章都会经常或重复观看课程录像。在第二学期的“物理二”课程时,92%的学生至少观看了80%以上的课程录像,50%的学生每一章都会经常或重复观看课程录像。
在学习效果方面,“物理一”课程时,超过70%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效果良好,超过79%的学生会推荐学弟、学妹修习这门课程,超过93%的学生认为每两周一次的小考有助于督促学生学习。“物理二”课程时,以上比例均有小幅上升。
学生们写下了自己上“翻转课堂”发现的优点:可以不用上课;可以多休息;会的地方可以跳过;可以永久保存;可以暂停课程录像,留下思考时间;知道这堂课要看多久,不会觉得距离结束遥遥无期;时间变多了可以做更多事;效率不错,听不懂可以有时间去听其他老师上课……
其中,有58%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主要优点在于“自己选择观看时间”,34%的学生认为可以重复观看课程录像,7%的学生认为可以缩短学生时间。
李威仪发现:“当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时,学生自然会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自然学习效果好。”有些学生还会有“我节省时间了”的感觉,“其实他们不是学习时间增多了,而是学习效率提高了”。
期末,他把这个班级的学习效果和之前用传统教学法的班级作了比较,在传统教学里,通过测试合格率在80%~85%之间,而在“翻转课堂”里,令人惊讶的是,通过测试的合格率提升至94%。
“翻转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课堂上课时间、备课时间上解放了老师。这些节约的时间可以用于加强课程内容、准备新的课程、投入学术研究工作、支持学校行政工作等。这些对学校产生的额外经济效益,远高于制作课程视频的成本。
于是,2010年,他在164个人的班级里更大范围内实验“翻转课堂”的教学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大班学生交回的调查问卷中,各项比例均有所下降,教学效果相比较小班班级差。他分析,小班教学互动性较好,大班教学和学生的交流时间变少,课堂氛围也有所变化。
除了物理课,很多其他课程也适合“翻转”。台湾的一位体育老师曾和李威仪说过,“翻转课堂”解决了他教授乒乓球时想给学生们看慢动作,但一直无法实现的问题。
风险 老师不能承受之重
近距离地接触“翻转课堂”实例,引起了参加“教学发展工作坊”老师们的兴趣,但也带来了疑虑。老师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这样更改教学进度,学校容许吗?在我们学校,如果老师不去上课,这是算作教学事故的。”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