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人们不愿投资、只爱存钱,或者说只爱看起来越来越多的事情。所以,我们“积累了很多钱”后,通常不是磨拳霍霍赚收益,而是先花出去?哦,不对,是叫先保障。
所谓保障,就是把人生中可能遭遇的系统风险进行规划,俗称买保险!
提到保险,童鞋们是不是开始头疼了呢?有一个时期,我每天都会接到保代的电话,发到邮箱里的“免费送您一份保险”更是令人发指的多。
其实每个人都多少有一些保险,就是没想过究竟有没有用。这节课,我们就讲些一定要知道的“保险之道”。
必须买保险的7个理由
1. “双十”原则
人生有遭遇风险的“概率”,这就是买保险的理由。买多少,很困扰我们,“双十”原则即保费为收入的十分之一,保额为收入的5-10倍。(不同性质的保险保额有些变化的)
一般来说,用十分之一的收入交保费,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支出,而10年收入的保障额度也给了一个家庭重新振作的准备时间。
2. 高额损失优先原则
保险产品五花八门儿,把每种都搞清楚~其实也不需要。按照用途可以简单分为——保障型、储蓄型、投资型。保障型有:意外险、定期寿险、健康型保险等;储蓄型诸如两全寿险、养老金、教育金保险;投资型保险有投连险、分红险、万能险。
保险说白了还是要保障风险,诸如投资、储蓄等锦上添花的功能完全可以用其他金融工具实现,或者很有余钱时再说。
买保险的顺序:意外>健康>养老>子女>投资
家庭无法承担的风险一定是最先保障的,比如各种意外事故;虽然养老和子女教育都很重要,但是有健康的身体才是前提,所以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也要优先配置。一般情况下,意外险、健康险和定期寿险是最有保障意义的险种,预算有限时优先满足。
3. 为家庭支柱买保险
身边很多朋友买保险是从有了宝宝开始的,保障孩子的成长没错,可是保险却买错了顺序哦~保险应该先大人后小孩,先为家庭经济支柱投保,再保障其他家庭成员。毕竟大人在为小孩支付费用,大人没有保障的前提下孩子有再多保险业没意义。
4. 财产险别漏掉
我们在考虑保险的时候是不是总是围着人转,没想过家庭财产的保障呢?或者你会觉得只能用10%的收入买保险,哪里有钱为财产投保!其实,对大多数家庭来说,保障型家财险一年百十来元花费,一般的保障就都有了。
5. 用好附加险
相信大家早就知道,保单就是一份合同,所以在购买保险的时候都会对主险精心研究、反复推敲,力求最省钱、最划算,可是却没注意附加险。
主险确定之后,附加险就相当于“第二件5折”的优惠商品,选择与主险组合恰当,适合自己需求的附加险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完善保障。其实啊~附加险的条件还是我们与保险代理人各种讨价还价的工具,一定要好好利用!
6. 先人身,后财产
刚刚讲了不能忘记为财产投保,有个前提就是先满足人寿险的情况下。现实中常见的情况是,有车的人都会为爱车投保,却常常没有为自己投保;或者企业主为企业财产投保,而没为自己投保。还是那个道理,人不能保障,财产又何用呢?
7. 有钱人更要买养老险
提起养老真是个沉重的话题,不过有的朋友会说:这事儿跟我没关系!咱不缺钱,到老都够花。这种看法,还真不太对。
养老保险是把身外之物与自己生命建立起联系。——年老时我们需要钱为自己带来尊严,如果一个人很有钱,却老到生活不能自理,钱给他带来的风险就会变大。如果购买养老保险,让养老金收益大于支出,那只要活着就会不断赚进收益,那不论他的身体状况如何,都会有人希望他活得长久的。
这是一个现实而残忍的问题,保险的意义就是在于残热发生时有所应对。
不买保险的7个理由
1. 不要重复投保
买保险首先是规划,可不是选产品。全面考虑所有需要投保项目后,进行综合安排,避免重复投保,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了规划,当保险代理打电话说,我们推出了一个多么划算的某某产品时,就不会随便心动啦。
比如经常出差的人,就可以专门买一个人身意外险,与每次购票时买的乘客人身意外险相比,不仅降低了保费,还提高了保障的范围。
2. 避免超额投保
对于家财险,一定不能超过被保险财产的本来价值。因为赔偿时遵循补偿性原则,超额投保的部分可是不赔的哦。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