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多肉少!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堪比春运!】老年大学为老年人开设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历教育,但是近十年以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老年大学蓬勃发展。一面是 “一座难求”的火爆,一面是教师无编制、收入无保障的困境, 老年大学面临两难考验。
编导:马然 何钢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
导读:我国最早的老年大学,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出现的。那时候,人们文化生活很单调,老年人更是缺少娱乐活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在山东成立,授课的内容有书画、养鱼、养花等等。尽管这个被叫做大学的学校,只是为老年人开设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历教育,但是近十年以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老年大学蓬勃发展。一座难求,正在成为老年大学的一种普遍现象。
报名现场不亚“春运”,老人大学“一座难求”
这是2014年12月,四川老年大学新学期报名时视频监控拍摄到的画面。小小的一个报名厅,被前来报名的老人们挤得水泄不通。由于学校采取先来后到的报名方式,这些老人们大部分都是在八点半学校开门之前就早早来排队。
四川老年大学里,小小报名厅里水泄不通
四川老年大学学员杨元初:我就考虑到我家离这儿比较远,所以提前一天在这个地方找个旅馆住上。
杨大爷今年已经82岁,别看年龄大,但是杨大爷却想要报名学电脑,这个课程每个学期的学费是200元。
杨元初:我非常想学这个。我报不了名,不能够等到第二年再学,我年龄大了过后,年龄不行了,我想的话尽量争取,在所不惜。
人声鼎沸的报名现场,不亚于春运时的情景。当时报名的队伍,从室内一直排到室外,又从室外排到了学校门口的马路上,由于拥堵了交通,还引来当地警方维持秩序。
人声鼎沸的报名现场,不亚于春运时的情景。
74岁的何有容就是当时拍摄这些视频和照片的人。
四川老年大学学员何有容:摄影班特别地紧俏,不容易报上。我怕掉了队,所以我就早上三点四十五就起床了,然后带上干粮,然后坐出租车到老年大学门口来排队。
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凌晨四点就出门的何有容是第一个报上名的学员,何大爷说,他刚刚报完名走出教室,人山人海的现场就把他吓了一跳。
成都地区想上省级老年大学的学员每年都能达到一万多人。
四川老年大学教务处工作人员李波:这个是我们最近一次的报名资料,我们这么多资料,你看大概有1万多份,每年一万多人次单中,新对外招的可能只有七八百人次。
“女承母额”,母亲为给女儿争取老年大学学习名额,病重依然坚持上学。
按照规定,老年大学的报名门槛是50岁,加上报名等待的时间,一般来讲能够入学的学员年龄一般都在60岁上下,然而在学校去年入学的新学员中,52岁的徐晋梅,在四川老年大学是个特例。第一,她刚刚够了入学报名年龄;第二,几乎没费任何周折,徐晋梅就成功入学。
徐晋梅的课程表上,周一到周四几乎全天都有课。仅仅报一次名,为什么就能进入六个班的学习呢?徐晋梅告诉我们,其实,她是“女承母额”。
徐晋梅的课程表上,周一到周四几乎全天都有课
徐晋梅的母亲赵扬珍60多岁进入老年大学,先后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才陆续等到了山水写意班,舞蹈班等课程的名额,不仅学唱歌跳舞,还学习书法写生,七十几岁的老太太可谓是多才多艺。
可是就在去年,老母亲突然被检查出肺癌晚期,当时包括徐晋梅在内的所有子女都建议母亲放弃老年大学的名额,专心在家保养身体。出于热爱,母亲没有放弃学习,而她在病重时坚持上学,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四川老年大学学员徐晋梅:母亲病重的时候,也给学校打了电话的,就是说,我女儿要来上一定要收她,所以我一给班主任老师打了电话,她就说你来嘛,就给我报了。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