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力发展基层老年教育事业已经成为满足老年教育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市老年大学积极围绕“整合教育资源、规范教育管理、创新教育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努力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群的入学需求,有效解决基层老年教育资源短缺、覆盖面过低的现状,着力缓解入学难问题。
一是推进“精品课堂”建设。市老年大学大力加强学科、学制建设,一方面开展内部挖潜,每年推出新课程,努力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每年让学完学制规定课程的老年学员能顺利结业,努力形成“老学员出得去、新学员进得来”的管理机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得到有效盘活。同时,为了让已经结业、有一技之长的学员有发挥专业特长的机会,在部分热门学科开设提高班,重点为经过一定程序遴选的提高班学员“迈出校园、走向社会、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鼓励优秀学员积极为村落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发展发挥专长,全校已经有130多名提高班学员成为基层单位的文艺骨干,受到社会各界好评。“精品课堂”的开设腾出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又激活了老年大学自身的体系循环,也为结业学员提供了一条继续提高、发挥专长的新途径。
二是推进“社区课堂”建设。在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市老年大学分校,在课程设置、教材配置、师资调配、教学评估等方面实行指导管理,有些分校开设的青瓷鉴赏、慈溪老话、地方戏曲等课程富有地方特色,受到老年学员欢迎。家门口的“社区课堂”既适应了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多元化要求,又符合老年学员“就近学习、就近活动”的要求。截止目前,全市镇(街道)、村(社区)分校达到260所,校舍总面积达到22718平方米,在校学员达到17700人左右。
三是推进“数字课堂”建设。牢牢把握我市作为全国首家“城乡社区数字化学习能力促进会”实验县(市)这一契机,市老年大学依托市社区学习网站“99学吧”这一数字化学习平台,开设老年大学网上学习课程专栏,通过建立电子阅览室、“家庭学习网吧”以及POS机,向注册老年学员发放电子积分卡,实施老年学员学习积分制度,建立优秀老年学员年度表彰制度,使老年大学数字课堂成为老年教育新的途径,为老年学员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学习服务,形成了“人人可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平台,推动老年教育数字化建设。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