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学也遇“学位难求”
2015-10-21 16:23

来源:中国江苏网 | 字号:
中国江苏网10月21日讯 越来越多的老人在退休后选择继续学习,淮海晚报记者昨日走访了我市的老年大学了解到,淮安的老年人对继续学习的热情非常高,他们有非常强烈的意愿去学习各种感兴趣的课程。但是淮安的老年大学却存在规模小、容纳学生数量少的问题,致使老年人上学也会遇到“学位难求”现象。
◎课程内容丰富
老年人学习热情高涨
昨天上午,在健康西路的市老年大学二楼的一间教室里,坐满了老年人,他们正在学习拉二胡。张波奶奶特地从淮阴区赶来,每天来回要乘两个小时的公交车,但是张波奶奶却乐此不疲,学习了近两年时间二胡的她自称是个“小学生”,还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有的同学已经过了八级,还每天都准时来上课”。
楼上的班级正在上书画课和计算机课,教室里也都是座无虚席。在计算机教室内,老师正在教老人如何使用电子邮箱,唐宝林老人是其中的一名学生,趁着课间休息,他和记者聊起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我学习计算机已经四五年了,也学会了上网看新闻、搜索信息,最近我还学习了PS软件。学了这些之后,感觉生活很充实”。唐宝林老人说自己还是个摄影爱好者,现在已经会用PS软件来修照片了。
市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万玉萍向记者介绍,学校开设了几十个专业,很多专业都非常受老人的欢迎,很多老人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从不迟到早退,“很多老年人都对课堂有感情,有一段时间不来学校就会感觉不习惯”。
◎老年人上学也遇
“学位难求”现象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想继续学习,因此老年大学成为这些老年人继续学习的首选。我市除了淮安市老年大学之外,各个县区也都有老年大学,市区的老年大学算是规模最大,硬件、师资条件最好的学校了,但即便如此,仍然不能满足我市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8月底、9月初正是市老年大学报名招生的时间,原本计划用三天时间来招生,但是很多专业第一天就被抢空了。“报名第一天,很多老人早晨六七点就来排队报名了,队从二楼一直排到一楼。”万玉萍向记者介绍,原本计划每个专业招生80人,最终所有的专业全都超过招生计划,很多班级达到130到140人左右,“第二天来就报不上了。”由于名额有限,因此很多老人来了之后却报不上名,学校只能请他们下学期再来报名。“但是仍有一些老人‘赖着’不走,甚至表示站在门外听课都行”。万玉萍无奈地表示,“实在没办法,我们就添置了一些小板凳,这些老人就坐在走道中间听课”。位于健康西路的市老年大学共有六个教室,一个班级只能招收学生80到100人,但是招生季却总是有几千名老人前来报名,这使得一些想重返课堂的老人不得不无奈离去。
记者从各个县区的老年大学也了解到,同样的问题也都存在。在今年初的两会上,清浦区老年大学副校长孙云凤就指出过老年人教育供不应求的情况,“现在淮安老年教育可谓供不应求,像清浦区老年大学就没有独立规范的教室和相应的教学设备,满足不了广大老年群众的需求”。
淮安市老年大学副校长柏胤恒介绍,为了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市老年大学正与相关部门积极协商,“争取尽早缓解场地不足的问题”。不过,他也认为对于淮安的老年人来说,目前他们选择教育的机会还是远远不够。(记者刘晓兰)
原标题: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今日热点
更多关于老年人老年大学招生计划的新闻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41111 021-52921234转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