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流动课堂”
探索老年大学灵活办学的特色新路
大力加强“三型”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紧贴当前时代发展需求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办好老年大学、抓好离退休干部队伍学习教育,使老干部队伍真正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是落实中央这一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我们紧密结合离退休干部学习教育工作实际所需,在深入调研思考的基础上,探索推行了以“菜单式选学、上门式送学、拓展式活学”为主要内容的离退休干部学习教育“流动课堂”新模式,在创新离退休干部学习教育方式方法、提高老年大学办学质量效益、推进“三型”党组织建设,服务助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实用”精选教学内容
离退休干部需要接受学习教育培训的内容很多,为增强老干部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我们重点筛选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内容:
1、政治理论教育。坚持把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育等放在首要位置,大力进行党章及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势任务等教育,引导离退休干部始终保持较强的党员意识和较高的党性觉悟,做到退休不褪色、退岗不退党。
2、道德品行教育。重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培训,引导离退休干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保持健康情趣,守牢道德底线。
3、党纪法规教育。重点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及宗旨意识教育,学习掌握同老干部群体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注重运用正反典型案例剖析讲解、警示预防,提高老干部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4、国情形势教育。重点进行国际国内形势走向及热点分析等基本常识的学习教育,引导老干部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事形势,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激发爱党爱国、发挥余热的主动性、自觉性。
5、应知应会教育。结合现代生活实际所需,学习掌握电脑操作、养生保健、家教辅导等实用知识。注意结合上级要求和党委、政府大局工作、中心工作,及时向离退休老干部通报经济运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鼓励引导离退休老干部参政议政,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6、技术技能教育。着眼于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创业致富,对有条件的离退休干部重点进行种、养、加等方面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创业就业基本技能,提高服务身边群众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老干部带头创业致富,并引导带动身边群众创业致富。
二、立足“实际”配强教学师资力量
老年大学办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师资队伍素质的优劣。工作中,我们按照“能者为师、专兼结合”的原则,着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学习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建好“名师库”。我们首先抓好县老年大学“名师库”的建立工作,在主动邀请省市县各级领导、业务骨干以及党校、高校专家教授为离退休老干部授课辅导的同时,注重从县内离退休老干部群体中择优选聘政策理论水平较高、口才表达能力较强、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老干部担任授课教师,也注意从现任在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基层干部、乡土拔尖人才、群众工作行家里手等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优秀人士中择优选聘讲师。对纳入“名师库”的人员要求他们结合自身特长优势,精心准备一定数量的、适用于老干部群体的特色教案,鼓励有条件的讲师编写、设计特色教材、教具、课件等。同时,指导乡镇、委局的老干部工作者,依托基层党校以及各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的党员教育活动室,并参照县级做法分别建立起各自的“名师库”,为推行老年大学“流动课堂”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我们对各级“名师库”还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推陈出新,抓好“优胜劣汰”,始终保持师资队伍数量足、门类全、实力强。目前,全县县、乡、村三级纳入“名师库”、为老干部提供教学服务的各类讲师共有800余名,其中县级“名师”36名、储备课题85个,并与县以上12个单位的16名资深讲师长期保持教学合作关系。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