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烟台12月18日讯(通讯员 吕世军 高振伟)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干部在物质养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对精神慰藉和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文化需求成为影响老干部生命、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几年来,张少红作为龙口市老干部学校工作人员,在倡导文化养老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打造“文化养老”的课堂,设置贴近老干部的课程
从近几年的工作中,张少红深切地体会到,老干部最大的需求莫过于精神上的幸福感受,其中文化需求首当其冲。张少红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兴趣广泛深入调研,将老年人的需求、兴趣与教育内容融为一体,结合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和规律,在课程设置上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取得了良好效果。2014年下半年,老同志渴望学习外语的需求,及时开办了英语班,受到了广大老年学员的欢迎。在教学活动中,按照“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统一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针,采取“管用、灵活、情感、互动”教学法,既注重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调动学员的积极性,达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为打造“文化养老”的新型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搭建“文化养老”的舞台,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造就美好的心情。通过实践,张少红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完善制度,先后参与制定了《老年大学章程》、《学员须知》、《班主任职责》、《班长职责》、《学员学习制度》、《教师授课制度》等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涵盖教学、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制度体系,为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了制度保证。为使老年人能过上愉悦身心的文体生活,积极组织大型文体活动,拓展学员的联谊空间,扩大老年人的社交面,推动全区老年文体活动健康开展。如,每年都坚持举办离退休干部送书画下乡联欢活动,在活动中老年大学学员发挥了较好的骨干和带头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二是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开辟第二课堂是帮助老年学员寻求人生价值的有效载体。通过举办书法绘画大赛和展览,英语、卫生保健等专业作业展评等系列活动,展示老年学员的学习成果,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成为带动和促进全区离退休干部文体活动普及深入开展的骨干力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建设“文化养老”的阵地,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为了全面倡导文化养老,紧跟时代发展,她积极组织书画、摄影、文学等专业学员参与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的“贯彻十八大,畅谈新变化”主题活动,发动学员精心准备优秀作品积极上报,目前,已有多件作品获奖。同时她组织了文艺类专业学员参演系列专场晚会。学校积极配合“幸福龙口欢乐行”主题活动,先后数次送文艺到乡村,参与“龙歌海韵”大联欢文艺演出,并利用假期时间,合理安排训练,精心筹备文化广场演出。另外她组织摄影专业部分优秀学员,举办个人摄影优秀作品展。她组织文艺类专业学员参演系列专场晚会。合唱团学员还参与全市庆七一文化广场演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学校的生机和活力,也为学校规范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丰富文化生活,同时引领和激励广大老干部共同参与文化养老建设。
作为老年大学的一员,她始终把文化养老与市委老干部局工作要求结合起来,由此丰富和拓展文化养老的内涵和外延。在文化养老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地增强老干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提供有力的支撑,传承老干部的光荣传统和先进文化。 义乌灵鸥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提供家政、月子护理、育婴师、保姆、专业陪护、服侍老人、医院护理、钟点工、家庭公司保洁、搬家等服务。 |